8月22日10时30分许,四川泸县发生一幕悲剧,一名15岁女孩从25跳下,其父亲在楼下试图营救女儿,也被砸伤,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身亡。记者采访女孩母亲,她告诉记者,小曾患有抑郁症,在事发前曾住院治疗。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发现划割的伤痕,但怎么问孩子也不说。“曾经说过‘不想活’,也不愿意与家里长辈沟通。”小曾的哥哥告诉记者,父母本来在外地打工,今年发现妹妹患有抑郁症后,从外地回家照顾妹妹。

这样的悲剧并不在少数,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中,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非常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青少年患抑郁症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本质因素。我经常讲,所有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皆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患病者性格中有不良性格特点,二是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生活事件。而主观因素指的就是性格因素。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优越,但是我们的精神教育不升反降,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青少年心理疾病患病者越来越多的本质原因。

家长溺爱,剥夺孩子的能力,摧残了孩子的自信

当今我们的物质生活好了,所以这就是导致了溺爱的现象尤其突出,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溺爱的现象更加严重。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时,物质紧缺,要什么没什么,所以物质在他们的心目中非常重要,所以在我们心里,爱就是不停满足物质需求,要什么给什么。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这种需要投射给孩子。物质的附属品还有服务,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孩子服务的需求。

 

举个例子,孩子想吃罐头,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给他买了罐头之后,一定会拧开再放在他的面前。很多爷爷奶奶或者妈妈都是这么做的。罐头是物质,拧开罐头盖并放在孩子面前这就是服务。

很多家长很乐于做这些“为孩子服务的事”,但是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能力就这样被剥夺了。他会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面对生活中很多事情,他无法完成。于是陷入到深深的自卑中,时间久了一定会抑郁。

当自身能力弱到不足以应对现实生活问题时,离抑郁就不远了。

当一个人不具备处理他所遇问题的能力时,往往会陷入悲观绝望,最终形成抑郁。其实这是一个人处事态度的问题,例如一个习惯了优秀的人,离开了自己曾经熟悉的环境中,自己的优点别人也都具备,别人会的他反而不会。遇到了问题,不能虚心求助,也不能大方承认自己不会,而虚心学习,反而是一味地逃避,最终也会导致抑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溺爱,不是爱孩子,而是杀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最终都会把孩子折磨致死。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你说是他们自己曾经条件紧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他们使劲满足自己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使劲对孩子好?

 

这就是人的矛盾性,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社会标准是要谦让,不能自私,要无私。自私是绝对可耻的。这种观念深深印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贪图享乐是可耻的,满足私欲是可耻的,所以即使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他们也不会满足自己,以补偿曾经的缺失,因为心理上会有罪恶感。但是曾经的缺失必须得满足,所以就找一个替代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孩子。

 

所以现在孩子容易得抑郁症,最主观的因素就是孩子自身各方面的生活能力都太差,例如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力差会让他们觉得“活着很难”!同时也导致自信丧失,自我价值感丧失,最终只能结束生命,因为死了比活着舒服的多。

 

 

 

二、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也就是“生活中那些不顺心的事件”。有些不顺心的事件是孩子自己的心理问题,是性格问题。孩子性格中的扭曲成分导致了生活的不顺心,例如必须要让其他人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事,满足自己的需求,想要控制一个人等,这种不顺心的事件,仍旧是性格问题,是主观问题。

 

还有一部分的不顺心事件与孩子性格无关,谁接触都会觉得不顺心,那就是客观压力。这些客观压力有:人为创造的人群中的攀比,缺乏因材施教的校园教育方式和压力山大的任务,缺乏理解和尊重的家庭环境,没有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面对如此多发的青少年抑郁症事件,我们要做的更应该是抑郁症的防范。在这里我们呼吁,千万不要认为心理疾病离我们很远,健康与疾病之间连墙都没有,健康的人一步跨过了就是疾病。

在我心理咨询的职业生涯中,很多都来我这儿,想测试自己是不是患病了,他们的潜台词是我们看看自己是不是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如果没有,我还能再忍忍,医院也是这样做的。这真的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应该清楚,凡是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而且已经持续2周以上,你自己无法摆脱的,都是心理疾病,这时候,你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了。

所以,孩子的家长如果在发现孩子有以下行为的初期就开始进行干预,最终根本不会酿成惨剧:当你的孩子开始不愿意跟你说话了;你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了;你的孩子经常皱眉头;你的孩子常常闷闷不乐,很久没有笑过了;你的孩子很少有事情能让他感兴趣;你的孩子变得不爱出门了;你的孩子经常把自己埋在房间里了……你就应该重视了。

另外,家长应该格外重视的是,如果你的孩子过早的懂事,这里指的懂事是指过早的承担家务,过早的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了,你可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孔融让梨”不适合今天。

小编推荐往期精华文章:

永久免费心理咨询

从站姿走姿了解人

用细节去感动别人

眼神背后的秘密

从面部表情识别心理状态

从言谈探究内心

让我们爱上阅读

别忘了展现你的亲和力

不要自寻烦恼

通过兴趣爱好了解一个人

学会幽默很重要                                              

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经常反思自己,并培养自知之明                                                        

坦然面对改正自己的缺点

正确面对逆境

做个自信的人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的九个建议

引路才是行善的最高境界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学会幽默很重要

克服猜疑心理

10条经典的交往心理学

与人品好的人相处才能提高自己!(深度好文

经常反思自己,并培养自知之明

树立明确人生奋斗目标

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最好

 

心理测试题目

恋爱心理测试|情人节的Luca餐厅

职场心理测试|Let's talk

人格心理测试|通过手相看性格

恋爱心理测试|与你相称的他属于哪种体型

人际交往心理测试|Why you shy

情绪状态心理测试|性情量表

人格心理测试|从偏好的音乐看朋友

性格测试|从偏好的运动方式看对方减肥心理测试|关于减肥这件苦差事

人格心理测试|吃相看出性格

人格心理测试|密码反映你的心

人际交往心理测试|落单的小鸡

人际交往心理测试|公交车座位看你的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