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就发现,现在的好多大学生给我的感觉都像是小孩子。小时候听奶奶说过,我爸爸6、7岁的时候就跟着大人上山干活,而现在的孩子呢?别说6、7岁了,就算是十一二岁给我的感觉还像没断奶一样。而我们的大学生也好不到哪儿去。20多岁的人了,遇到一点不开心的小事就打电话对家长诉苦,这都是常有的事儿。我们就是一群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一丁点的风吹雨打都经受不住。

记得李梅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她说:“女人是柔弱的,但母亲是伟大的。”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母亲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母爱的伟大,还因为女人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有了世界上最痛苦的经历,所以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再遇到其他的疼痛,就不再觉得难熬了。而在温室中的我们什么磨难都没有经历过,自然也就无法承受生活中的打击。

其实我们变的像瓷器般易碎,不该承受全部的责任。我们是被一根隐形的枷锁给束缚住了。

90后,一个被热议的人群。我们从出生起便生活在一个大温室里面,不愁吃,不愁穿;经历不到风吹、雨打、日晒;我们不用去考虑生存问题,不用去想钱是怎么来的,不用去承担后果;并且打不得骂不得。而这个大温室的建造者就是我们最亲爱的家长,或者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对我们的溺爱!

溺爱,百度上解释为:过分爱护。表面上看起来,是家长(尤其是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护,但同时也妨碍了孩子试图做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溺爱表面上看上去是在爱孩子,实则是家长们潜意识里想把孩子绑在身边的一种手段。家长溺爱孩子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就像那只在温水中的青蛙,一开始会感觉到特别的舒服,而当他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发现已经陷入依赖很难跳出来了。更可悲的是有些孩子一生都意识不到。

这些家长总是机会认为: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根本离不开他们,而实际上是家长离不开孩子。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他们内心深处,是不想让孩子独立的,因为孩子独立了,就意味着会离开家长,从此再也不会受到家长的支配了。那样的话,家长就焦虑了。家长为了不丧失自己的支配权,于是就设下了陷阱,那就是溺爱。而人类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本性,这个本性在纯洁的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于是孩子很自然的就跳进了家长准备好的陷阱里。

从那时起,孩子就认同了家长的行为,然后渐渐习惯;从那时起,孩子背后就强加了一条铁索——一条防止他们迈向独立的枷锁。于是我们才看到了那一个个一遇到问题就像家长哭诉的90后。

但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并且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我们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我们能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活,我们可以去改变,这样才能使自己成熟起来,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的家长成熟起来,因为靠支配欲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作法也是很幼稚的,是不成熟的。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脱了那条限制我们独立成熟的枷锁,我们将会倍感轻松,而我们是家长也会轻松起来,因为他们再也不用费力地拉着这条限制我们的枷锁了。到那时,我们才真正成为会生活,会享受生活的人。

小编推荐往期精华文章:

永久免费心理咨询

从站姿走姿了解人

用细节去感动别人

眼神背后的秘密

从面部表情识别心理状态

从言谈探究内心

让我们爱上阅读

别忘了展现你的亲和力

不要自寻烦恼

通过兴趣爱好了解一个人

学会幽默很重要                                              

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经常反思自己,并培养自知之明                                                        

坦然面对改正自己的缺点

正确面对逆境

做个自信的人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的九个建议

引路才是行善的最高境界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学会幽默很重要

克服猜疑心理

10条经典的交往心理学

与人品好的人相处才能提高自己!(深度好文

经常反思自己,并培养自知之明

树立明确人生奋斗目标

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