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父”与“恋母”情结
有个女孩与男友相处时,总喜欢喋喋不休地谈论她的爸爸如何如何,言语之间极为欣赏爸爸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男友听得越来越不舒服,愤愤地说:“你是不是以为我不如你爸爸?”女孩吃惊地发傻。两人为此闹开了别扭,冷战了很长时间,结果男友弃之而去,拜倒在另一个温婉佳人的石榴裙下,使这位口口声声称赞父亲的女孩困惑不已。
很显然,这位女孩有“恋父”情结,心理上出现了偏差。从小她生活在父爱的气氛中,对父亲也产生了依恋之情,好像天下的男人只有爸爸好,对男朋友则粗枝大叶,难以投入百分之百的爱。出现这种情况,做男友的当然接受不了,另觅新欢也在情理之中。
应该说,父爱和性爱是两码事,性质截然不同。有“恋父”情结的女孩,最好在心理上予以自我矫正,不要把两种不同的感情混淆了。
无独有偶,世上具有“恋母”情结的男子也不乏其人。某男直到三十五岁还没找到心上人,接触了不下十几位异性,可他竟然一个也不爱。原因是他总用母亲的形象和性格作为标准,衡量其她异性。父亲早逝,他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母爱的温暖使他心理上产生了“恋母”情结,怎么也挣不脱这种羁绊。后来,她的母亲病故,他才慢慢有了自主意识,个性得以复苏,以一个男子汉的形象出现在姑娘面前,终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由此可见,“恋父”、“恋母”情结是爱情的天敌,有此类心理疾患的人切不可听之任之,必须尽早摆脱父母的保护,在人格上自立自强。
同性恋的性错位
人的心理变幻莫测,会有误入歧途的时候。同性恋,这违反常规的变态心理,就是性错位的表现。
某纺妙厂三位女工同住一室,因找男朋友困难,三人便模仿男女间的亲吻、拥抱借以取乐。哪知一旦“上瘾”,就难以更正了,亲呀爱的弄得越发不成名堂。她们约定,一辈子不与男人亲近,姐妹们在一起过日子。半年以后,联盟打破,其中一个姑娘经人介绍交了男朋友,时常外出约会,撇下了另外两个女友。这下可让两个女工嫉妒了,她们合谋在一个夜晚掐死了离开她们的“叛徒”,结果锒铛入狱,受到了刑法的制裁。
同性恋应该说是一种畸型心理,天生的同性恋者是极少的,大多数是生活环境和不良习惯造成的,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异性之间的爱。例如某护士小姐因就读于卫生学校期间很少接触男性,习惯于用“亲爱的”这三个字来称呼女伴,她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仍然改不掉过去的习惯,一些男士追求她,屡遭拒绝,还激起了她的反感。时间一长,再也没人愿意向她求爱了,她更加陷入苦闷之中而不能自拔,至今仍然独身一人。
同性恋者纠正性心理错位,可以多看一看描写爱情的电影或文艺作品,逐渐对异性产生兴趣;同时大胆地接近异性,终究会改变过来的,成为真正的男人或真正的女人。
小编推荐往期精华文章: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