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万众期待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了。
虽然没有了微博热搜榜,但自带流量的姐姐们,让这个节目成为今年夏天“最”热门的话题。
有人评论:我们终于有一档不再讨好“低龄化审美”的节目了。
是的,我们很久没有看到一档专门以中年女性为主角的节目了。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一种“年轻崇拜”。
娱乐节目和影视剧中,总是“小鲜肉”、“白幼瘦”霸屏。
即使是成熟的女星,也总要不厌其烦地展示自己的“少女感”。
年轻崇拜,拒绝成熟,仿佛成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流行趋势。
在大众视野中,好像一直都缺少一些成熟的理想样本。
2019年,女演员海清在一个颁奖礼上呼吁:给中年女演员更多的机会。
因为在影视剧中,中年女性,只有婆婆、妈妈这些角色可演。
在综艺节目中,成熟女性同样缺位。
一个中年女人,要不只能和儿女一起上节目,要不只能和丈夫、婆婆一起上节目。
我们很少有一档专门以成熟女性为主角的综艺。
这或许是《乘风破浪姐姐》引起如此大反响的原因之一。
因为,天下苦“低龄化审美”久矣。
现在,终于有一档节目,让我们看到成熟的魅力。
成熟的人,有什么魅力?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清晰地认知并接纳自我。
郑希怡:我觉得自己最好的年龄就是现在因为我更了解我自己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加有智慧
我比以前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比以前更加有责任感
一个成熟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会更有主见,能独立思考,并作出理智、适合自己的选择。
阿朵:
不要再去追求第一名
应该成为唯一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正确处理自己和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张含韵:
三十岁之前,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美好是天生的
是父母给的
但三十岁之后
是自己一手创造的
但成熟没那么容易,生理上的成年并不等于心理上的成熟。
正如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所说,成熟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
他认为人一生要经历八个人格发展阶段,分别为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
其中18岁至24岁之间才经历学习亲密关系的阶段,从24岁到60岁,人都处于不断地成熟过程中。
直到65岁以后,人都还在经历人格心和智的成长,学习如何变得更明智、成熟。
孔子也说过: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可见,成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辈子去完成的事。
美剧《我们这一生》
那么,我们要如何走向成熟?
关注内心发展的心理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最多。
01
心理学让我们认识自己,更好地与自己相处
“认识你自己”,这句希腊阿波罗神殿上的话,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但如何认识自己,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什么是自我、本我、超我。
科胡特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健康完整的人格。
卡伦·霍尼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什么是我们真实的人格。
还有许许多多的心理学家,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更加勇敢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获得独立的人格,这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曾被誉为“20世纪最美的女人”,优雅、美好、从容。
她定义了全新的女性魅力。“女人的魅力不在于外表”、“一个女人的美丽随年龄而增长”等观点影响了全球数代年轻女孩。
但这位人间天使并非生来好命,从小到大,她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体会的苦痛:被父亲抛弃、多次流产、丈夫出轨……
但岁月的侵蚀与命运的打击从来没有让赫本失去美貌、希望和坚定的信念,她总是一次次从挫折中优雅地转身。
赫本十分认可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她曾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必定充满精力,懂得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的。”
不断地自我成长,让赫本即便是年老之后,依旧充满魅力,成为优雅与美丽的代名词。
02
心理学,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可以从容应对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心理学能教会我们的,是理解“关系”的能力,体验他人感受的能力,觉察自身情感的能力,协调自己和别人情感的能力。
同样,心理学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熟的道德感,如何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
正是因为心理学对于个人的成长、成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
市面上也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心理学书籍、课程。但也有各色各样的心灵鸡汤、情感秘籍等“伪心理学”充斥其中。
学习这样的心理学,只能获得暂时的自我满足,并不能解答内心真实的困惑。
而真正专业权威的心理学书籍、教程,对一般人来说,又显得艰深难懂。
小编推荐往期精华文章:
心理测试题目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