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工作之外的社交媒体使用都持有相对消极的态度。例如,当你在工作时间,无意看到同事在某社交平台上玩游戏、聊天,往往会觉得他在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如果同事被老板看到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年终奖算是彻底泡汤了……

但是,这个现象也许还存在另一种解释:同事抽出几分钟刷会儿微博、回一下朋友微信信息,是为了暂时脱离棘手的工作任务,放松身心,并得到一些解决问题所需的被动思考时间。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彻底融入到当今的组织环境中,微信、微博、钉钉等社交媒体也已经成为员工完成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组织是不可能完全禁止社交媒体在组织管理中的使用。那么,组织应该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交媒体的使用呢?在工作时间,组织到底该不该允许员工把社交媒体用在工作之外的活动上?如果允许,这种使用又会对员工的正常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王明辉教授课题组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通过增益和缓冲两个视角逐步探讨了上述问题。基于以往的研究,根据社交媒体使用目的不同可以将社交媒体使用划分为基于工作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其中,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指员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等活动,促进资源产生、团队协作以及核心工作信息和内容的交换等;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指员工利用社交媒体维系和构建人际关系,有效实现社会和个人信息的交流,提供社会和情感支持。

 

我们通过对369份“领导者—下属”匹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还是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都能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员工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能够减少员工工作中的沟通障碍,使员工可以轻松有效地分享资源和信息,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状态,进而实现个体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此外,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还有助于员工和同事或上级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塑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关系冲突对工作绩效的消极影响。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还发现这两种社交媒体使用目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即社交媒体在工作场所中的社交使用和工作使用在“社交媒体使用—工作投入—工作绩效”这一路径上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以上结果给我们提示:

 

  • 应当摒弃对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交活动的刻板印象,适当休闲有益无害,也有助于员工在随后的工作中更加投入。
  • 关注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均能够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行为,但是它们的广泛使用也有可能限制彼此的积极影响。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并不总是好的,组织管理者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

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因此,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对待社交媒体使用应该实现从“该不该使用”到“如何有效发挥价值”的观念转变,通过有效引导员工在工作场所中使用社交媒体进而提升组织绩效和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我们期望本研究能为管理实践中充分认识和管理社交媒体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来源:李巧灵, 赵君哲, 乔诗绮, 郭腾飞, 王明辉, 赵国祥. (2021). 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心理学报, 53 (11), 1260-1270.

小编推荐心理学文章:

如果你的配偶出轨,你能“心平气和”地愤怒吗?

马蹄湖畔,夏雨荷论人间高质量顶刊之审稿秘闻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何解?“特质嫉妒,主观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突发事件中的

礼之用,和为贵?——亲社会的友善违规行为如何

心理医生给女人的忠告

坦诚直面你的心理医生

世界顶级心理医生给女人的忠告大全

心理医生告诉你 媒体该如何报道灾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