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里说:

人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所讨厌,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但这怎么可以呢?

 

被别人讨厌,就等于不被别人接纳;

不被别人接纳,就等于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恋爱,没有家人......

如果我不够好,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不会跟我有关。

 

“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我不够好”,你也一直被这个想法困扰吗?

我们可以怎么办?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觉得自己不够好?

在网红和滤镜的对比下,我们对自己的身材、样貌越来越挑剔,不喜欢自己,不认可自己,也很难爱上自己,最后,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

然而这并不是现实,只是我们在给自己制造焦虑与恐惧。我们可能一直在低估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过得不好,是因为他人的偏见;但其实,恰恰是我们对自己的 “偏见”(低估),带来了诸多不快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自己有这么大的偏见?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都把“广交朋友”当做社会生活的重要任务。

交朋友时被动、慢热,朋友圈子小,还可能被贴上“社交能力低下”的标签。

可是这种缺乏深度的连接,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真的有益吗?

其实,这种“交易型社交”根本没有太多用处。反而是,我们对“社交能力”的误解太深太深了。

真正社交厉害的人根本不是“会交朋友,路子广”,而是能够有寻找和维持重要关系,并和他人保持连接能力的人。

你的时间有限,请不要为杂物而活。

厉害的人,都抛弃了“交易型社交”

本周的原创文章看得还过瘾吗?你希望在壹心理看到怎样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想法?

欢迎留言,让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