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进入一个新班级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时,你会如何建立人际关系?假如你发现有同学很热心,经常帮助别人,你是否想和他/她亲近、交朋友?而如果有同学老爱占别人便宜甚至欺负人,你是否会对他/她抱有警惕?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观察他人行为,并迅速评估他们是否值得交往。根据声誉理论(Milinski, 2016),对经常表现亲社会行为的人,我们认为其声誉较高,乐意与其接触并提供帮助;而对那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人,我们认为其声誉较低,避免与其接触并倾向于施加惩罚。

 

除了帮助我们做出更合理的交往策略,观察他人行为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最基本认知过程——注意。注意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选择,其帮助我们优先处理重要的事物。当环境中出现凸显刺激,例如一声巨响,我们的注意会被迅速吸引过去,以应对突发事件。

 

除了一般物理意义的凸显刺激,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刺激的价值也能够影响注意选择。看看下面这些熟悉的事物,你会最先注意其中哪一个呢?

 

研究表明,高价值刺激能够捕获注意,这和凸显刺激捕获注意的意义是相似的——什么东西对我来说影响很大、很重要,那我就优先注意它(Anderson, 2013)。

 

可是他人的行为表现和注意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前文所述,经过观察得到的他人社会行为信息,提示这个人的声誉是好是坏,以及和他交往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帮助还是损失,是我们社会交互中重要的决策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人社会行为信息与价值信息很相似,关系到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切身利益,因而可能以价值信息相似的形式影响注意捕获。最新发表在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的一篇文章对上述问题做出探讨(郑旭涛, 郭文姣, 陈满, 金佳, 尹军, 2020)。

该研究的思路是制作卡通登山动画,来刻画具有积极或消极效价的社会行为(例如:帮助行为、阻碍行为),之后检验做出不同社会行为的卡通人物的颜色如何捕获注意。结果发现,卡通人物做出消极社会行为后,其颜色的注意捕获效应增强,而做出积极社会行为后,其颜色的注意捕获效应没有发生改变。该结果说明社会行为信息影响注意捕获,但这种现象只出现在消极社会行为中。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品行有所了解,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注意人群中这些品行差的人。这种注意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那些品行差的人,进而迅速地规避他们。

 

 

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发现动画中被阻碍卡通人物的颜色也变得更容易捕获注意了。参考以往研究的发现,构成社会交互的所有个体往往作为整体得到认知加工(Ding, Gao, & Shen, 2017; Yin, Xu, Duan, & Shen, 2018)。这意味着,由于我们把阻碍者和被阻碍者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加工,阻碍者吸引注意的同时,注意也自动分配至整体的另一部分——被阻碍者,因而阻碍者和被阻碍者外表特性所诱发的注意捕获都变强了。打个比方,在看到小李欺负小王后,由于你把这个行为事件中的双方当作整体加工,你变得不但对小李敏感、容易注意他,同时也容易注意小王。

 

该研究揭示了注意选择过程中社会行为效价信息发挥的作用,可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行为在认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想要详细地了解这项研究,点一点下面的阅读原文就可以了哦^-^!

————————————参考文献:Anderson, B. A. (2013). Avalue-driven mechanism of attentional selection. Journal of Vision, 13(3), 7.Ding, X., Gao, Z., & Shen, M. (2017). Two equals one: Two human actions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 are groupedas one unit in working memory. Psychologicalscience, 28(9), 1311–1320.Milinski, M. (2016). Reputation, auniversal currency for human social interaction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371(1687).Yin, J., Xu, H., Duan, J., & Shen, M. (2018). Object-based attention on social units: Visual selection ofhands performing a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7), 1040–1048.
文献原文:郑旭涛, 郭文姣, 陈满, 金佳, 尹军. (2020). 社会行为的效价信息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基于帮助和阻碍行为的探讨. 心理学报, 52(5), 584-596. 

小编推荐精华心理健康文章:

我们是如何理解谐音型歇后语的?

向死而生:人生进取的一种原动力

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政府透明之效力几何?

员工建言如何可以持续?

被领导信任:你所不知的另一面

科学研究|兼济他人还是独善其身?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落实”

怎样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

判断是否心理健康有哪三条标准?

如何有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心体验

心理健康很重要,十个条款要记牢

心理健康教育 | 总结·交流·发展

心理健康小课堂——人际交往篇

心理健康的生态观

心理健康纳入体检,你会选择做吗?

心理问答| 什么样的人才算心理健康

积极投身劳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提升免疫力方案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新训生活适应攻略

心理健康有标准,如何去做你最关键

心理健康:重新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能痛快地对父母发火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对工作的影响

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从不隐藏自己的攻击性

仅有身体健康还不行,不要忽视心理健康!

抓住未来: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小课堂——人际交往篇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这些秘密,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算命师傅都是心理医生

最好的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支招:抑郁症的自我调节法

一位心理医生眼中的护士长

心理医生:抗击疫情关键时刻,这方面也不能忽视

心理医生:科学应对困扰 做好心理“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