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前,你需要首先明确一点:你真的爱你的家人吗?虽然他/她抑郁了,在强迫恐惧中……你真的爱你自己吗?不管抑郁、强迫曾经给你带来多么大的痛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我们继续

无论是积极鼓励的话语还是鞭策之言,本质都是在振奋人心,催人上进;但是这里有个前提:接收对象。信息传达成功有3个必须要素:传达者、介质和接收者。“你老不开心,你得换个角度想”,你给身边的人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介质也不是真空、保证你传达的确切,但是,接收者不接收,又怎么能说传递成功呢?

类似情况,在抑郁症、强迫症人的身上时有发生。令他们费解的是:这些规劝他们的、“鼓励”他们的、“激发”他们的,大多数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令他们更加痛苦。

下面这三句话,看似“很有用”,为了你爱的人,千万别对他说出口:

1.比较型:“你看别人家谁,抑郁症不是也好了吗?你怎么就不行呢”

抑郁症等心理问题,隐匿性强,不像是感冒发烧流鼻涕,肉眼可见。心理问题不仅不容易被他人发现,患者自身会有病耻感,有时会把自己包裹、伪装,像微笑型抑郁症。因此,我们尽可能不要拿自己对别人心理康复程度判断,跟自己的亲人作比较。哪怕你判断准确,这并不是他需要的,他需要你的高效陪伴。怎么样才是“高效陪伴”呢?下文会细说。

2.批判型:“你太闲了,想得太多,忙起来就没空抑郁了。”

如果忙起来就不会得抑郁症,那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哪位清闲呢? 但他们没有一位能逃过抑郁症的魔爪。

可以肯定的是,忙起来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转移注意力,对于轻度抑郁或者轻微抑郁状态的人是会有效果的,如果到达“病症”的程度,不得不考虑这是思维模式发生了扭曲—不由自主的沉迷在抑郁中,被抑郁黑狗黏上了。即便是在转移注意力,抑郁症的人依然抑郁着。

3.“过来人”型:“你就是心理太脆弱,经历的事少了”

经历的确可以磨砺我们的心性,增强智慧。但是这不带代表我们可以拥有平和淡定不纠缠的心。英国王妃戴安娜抑郁症进行了2年专业心理咨询;万科总裁,也没能豁免(抑郁)……众多精英中的抑郁症人群,他们中的谁,又经历少呢?

战胜抑郁强迫症一、亲人们能做的这2点

如果你真的是为亲人好,为你的抑郁症、强迫症朋友好,请高质量的陪伴、请好好爱他们。

一、什么是高效陪伴呢?

1.不评判,只陪伴。

你可以看不惯、请把自己的意见埋藏在心里,把自己尽可能拉回到跟他一个频道,情感上共情,让他切实的感受到他是被关注、被爱的。如果愿意,可以尝试反应他的感受:你自己已经很累了,还要假装没事,太不容易了;我知道你没兴趣,也不想跟别人接触,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想出去散散心,我都愿意陪你,如果一直不想出门,我就一直在这陪你,都可以。

2.耐心。

抑郁症、强迫症心理问题产生不是一朝一夕,想要彻底铲除也是需要循序渐进。在整个疗愈中,会经历多次波折、起起伏伏,甚至状态更加低估,身边人需要不断地给予他们足够的勇气和支持。

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终将战胜抑郁症、强迫症。

二、又为什么说“爱”,是基础?

世界上第一家现代孤儿院成立时,为了避免传染,工作人员不能接触这些孤儿、不能跟他们玩耍,实际上是切断了他们之间情感的交流。尽管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食物营养均衡,但患荨麻疹的孩子中40%还是去世了,然而,这种病在普通孩子中的死亡率不足1%。

我们所有的情感联结最重要的是自己被别人理解,其实我们每个人想要的很简单——被看到、被理解、被爱。

战胜抑郁强迫症二、本人需要做到这1点

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家人高效的陪伴、无条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但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很难理解痛苦的感受、也很难真正跟自己(抑郁症、强迫症患者)共情。因此,大多数抑郁症、强迫症的朋友的战友可能就是自己。

没关系,当你掌握了一个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后,你就不再孤单——专注当下的正念练习-观呼吸。持续专注呼吸的心,是自己跟内在建立联结,放下任何的伪装和面具;如实觉察当下呼吸进出,内在没有了限制和束缚,打通意识与潜意识的关卡,达到形神合一;持续专注呼吸,只有鼻孔的一呼一吸,专注当下的心会自动展开疗愈、给予你无限的宽容、爱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