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baoji心理咨询专家 刘峰兵

  本文共有四招。前三招用啰嗦反复的语言,主要是领悟,深深地领悟很重要,第四招是提问,当然也需要扪心自问去回答,一定要用纸和笔写下答案,写下来很重要,还有行动最重要,若能做到以上,好了,能成好多事。

  (一)有效利用时间

  1、珍惜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高效利用时间,要“舍得”花时间而不是随波逐流地随意打发时间。比如人们经常舍不得花时间用心仔细得读一篇文章,而是把一篇文章收藏在文件夹里;经常舍不得花时间弹吉他,而是把吉他和吉他教程买了尘封起来;经常舍不得花一两个小时看一部好电影,而是把世界十大经典电影名单一次又一次的收藏在电脑网页里面,舍不得花时间洗洗脚,经常把酸臭的脚直接塞进被窝;也舍不得花时间好好学习积累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专业,而是常常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混够工龄一切自然而来;人们也经常不愿意花时间早点睡觉,而是习惯性甚至强迫性熬到深夜,每天起床都特别没有精力,在悔恨和晚睡间后悔和反复......而与此同时,我在不断焦虑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时间过得太快,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提升,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此刻,人们突然有个感觉——我把时间都花哪了?答案是:没有有效利用起来时间,而是把很多零散和整块的时间花在随波逐流里,时间就耗费在每一次随意的打发里......所以,最终我们舍不得花时间的结果就是时间真正的不知不觉消逝了......

  用三十秒,一分钟,五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一上午,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真正去做事,或者去做一件事,其实是最珍惜时间的办法。而且真正有效利用时间的时候,会发现时间真的很耐用,五分钟就会完成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成就和没成就,珍惜时间和随意打发时间,有心人和无聊之人的区别恐怕也就在此!

  (二)扩大心理舒适区

  关于心理舒适区,指的是人感觉良好的心理区域,或者是维持内心平衡的区域。表面上挺好,实际上,要发展,要进步,要重新建立自我的自信和自我评价,包括能力提升,都要打破这种自我的心理舒适区。打破的表现一个在于改变,旨在解决现有问题,改变的是那些消极的,回避的,负性评价的,那些不好的信念反应和自我对话。另一点在于对心理舒适区的扩大,可以理解为心量的扩大,能够承担和容纳多少事情,能够接受自己有多好,能够愿意让自己享有多少自尊和权力,能够应对处理多大的事,能够管理、影响多少人,能够相信自己赚取多少财富,这都是一个人的心量。具体在训的时候,可以采用模仿法,从简到繁,由易到难。打破心理舒适区不仅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高度的进取心,还要有强大的勇气,不怕出丑,不怕犯错,不怕丢脸,不怕别人不好评价的勇气,心理舒适区的改变是痛苦的,但改变之后会建立新的自我评价和信念反应,会取得进步和发展。

  (三)拆解问题

  关于拆解问题。世界上所有复杂的问题都是由诸多简单的问题构成。如果可以这样理解,就不存在什么棘手的问题,浩大的工程,精密的高科技,很多东西都是简单事物的集结。对于心理症状也一样,心理问题也是由很多层面的问题综合反映出来的,剖析问题,具体化,可以让问题清晰呈现出来。人们常常产生的一个误区是将自己高估到能够一步登天,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习惯于在大脑中构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随之做出评估“天哪,这不可能,太难了!”,而且很多人对自己的这种失误的估计深信不疑,所以大部分“聪明人”还没开始就已放弃,只有那些并不“自以为是”者,抱着一种“要种一颗参天大树,我先试着刨个坑再说”的人真正解决了复杂的难题。

  (四)反复觉察和反复行动

  大部分人难以克服困难,或者停滞不前主要在于回答不了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相对于自我提醒和自我激励却至关重要,会更加长久的决定着自己的状态和方向,现在我必须要解决掉或搞清楚以下这些问题:

  一、我到底想要什么?

       (正如电影《心理捕手》中西恩给will说的一样:去你的牧羊人吧,你可以解决那么复杂的数学问题,但对于这么简单的人生问题都回答不了,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二、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三、我的目标是什么?

  计划在什么时候达成?

  这个目标如何分解?

  具体如何操作和实施?

  现在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我准备如何来克服?

  问题解决的办法都有哪几种?

  我准备采用哪种更优化的方法?

  我愿不愿意现在就行动?

  四、这是不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我有没有欺骗别人?

  最重要的是我有没有欺骗自己?

  是什么让我没有勇气面对自己?

  为什么我要选择逃避和退缩?

  返回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