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xian心理咨询专家 王莉
学习精神分析,学着学着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它的理论观点、技术与我们国学的一些思想或修持的方法联系起来,愈来愈发现其中的相通之处实在有趣、好玩。
传统的精神分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来达到与患者潜意识的沟通,强调将潜意识的内容带到意识层面,最终修通使其能量得到释放,从而解除病人的神经症性痛苦。这个过程与佛家的禅修过程实在太相似了!禅修中师傅会一再地叮嘱你只管坐着关注你的呼吸,任由你的念头自动的浮现或者自动的消失,不追随,不压抑,只是观察着它。对于身体出现的各种痛苦的或者愉悦的感受也只是去体验它,不挑选、不逃避。最终达到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不管是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最终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变化才是永恒的,从而让我们领悟:一切无所住。所以,放下,活在当下才是根本。
说到这儿,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孔子与弗洛伊德的一段对话:
孔子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弗洛伊德说:“哦,十五岁正好是青春期,性成熟阶段,力比多的能量非常强劲,你将力比多的能量用到了学习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升华,既可以为你日后的自我实现打好基础,又避免了因为力比多的压抑而得神经症。你能够如此娴熟的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这得感谢你的父母,他们一定给了你很好的养育过程,使得你很顺利的度过了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所以,你才会在心理上这么的健康。你三十而立,说明你的自我功能很好,习得了一定的生存技能,并能够成熟的处理亲密关系,所以,你顺利的完成了成家、立业的任务。你四十而不惑,说明你善于自我觉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所以,才能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你五十而知天命,说明你经过了一番奋斗,对自己的能力与现实有了客观的分析与理解,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世界了。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作为一个生物人你已经到了不再因性而困扰的年龄,于是便可以超脱于本能欲望的困扰,又有了对道德文化等的深刻领会,于是便可以得到精神的超脱、逍遥自在的生活了。”
……
精神分析强调自我功能,我们的儒家强调修身养性、强调入世、强调有所作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适合于年轻人,先寻求自我,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 精神分析挖掘潜意识的目的无非是让人理解自己、顺应自己的天性,做一个内在和谐的人。所以,二者之间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相通。
佛家教导人们看透、放下、无我执,如此方可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安详。佛家的思想对于年轻人有些不太合适,但它对于一个历经沧桑依然没能实现自己的夙愿的人来说却是获得内心和谐、宁静、幸福的绝好法门。这与精神分析中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放弃那些不成熟的欲念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
在我看来,儒、道、佛与精神分析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却亲如一家。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