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dezhou心理咨询专家 于东明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在心里要问: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校长成功的密码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一定能成为校长的?其实,不然。即便现在不是,将来不一定不会成为校长;就是一直成为不了校长,也还有个与校长配合工作的作用;更退一步说,校长不就是管的学生多一些的老师吗?魏书生老师当了教育局长还说成是“大班主任”呢,如果除去“官本位”的思想意识,我们可以看到校长其实就是我们老师哟!结合“教学管理报告会“的学习,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校长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校长毕竟是一个学校的当家人,必须有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的理念,因为学校的样子就是校长观念意识的具体化,这种理念决定着这所学校这艘航船要向哪个方向走。通过张斌利校长对教育作用的理解是“改善民风“,他对于教育的看法是从社会层面来说的,视野宽,不狭窄。的确做好教育对社会文明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通过教育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方式。有这样的理念出发,张校长通过努力造就了有名的”岔河现象“,引来全国教育界的目光,为大家认识我们所做工作的意义,树立了榜样,他成为改变现代教育的引领者。董春玲校长提出”善待教育“的理念,她理解教育是用自己的”善“激活别人心中的”善“,”善思、善行、善言“都是在修为自己,“语善视善行善一日三善修身,仁爱慈爱友爱百年大爱立人”。由此生发出的管理是以“善”的理念指导下的具体体现。心中有大爱,激发的是人心底的良知,培育的是德行。无论是把课程开全开齐,还是引导教师从“一元的成功”到“多元的成功”都是在激发人的良善之心,这不就是教育该做的事情,教育所教的内容吗?

  二、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的校长不是对于工作的不努力,也并不是不热爱本职工作,但管理的效率差,原因是什么?看看我们的名校长是怎么做的。学校中课桌凳被损坏的事情时而发生,但在张斌利校长的学校里,用了七八年的桌子如同新的一样。他用一种制度,就是你要把自己所用的桌凳在“桌椅交接仪式“上,庄重地交给下一届的同学。运用这种方式唤起了人的责任意识,并感受到外在的监督作用,所以学生会对自己的桌凳格外珍惜,生怕弄坏没法和下届的学弟学妹交代。每套桌凳还有一个卡片,记录了曾经使用过这套桌凳的同学的名字,这也是一种榜样作用,唤起的是人心里的向善之心。即便是弄坏桌凳的同学也不一定是品质多么恶劣,只是缺少这种对”善“的唤起,又缺少必要的监督,在破坏意识的冲动下,有小及大,积少成多,铸成大错。在我们的恐吓式不一定坚持发挥作用时,不妨运用激发人心底的善的意识,对冲心里的破坏的意识的方法。在这里不由得让人为张校长的措施拍案称绝,这种方法很有借鉴意义,我们的教育不就是唤起人心底的善念,播下爱的种子吗?董春玲校长治理不守纪律喝酒的事充分体现了她的管理智慧,讲究方法,灵活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困难与无形。直接生硬的制止可能有的人情感上接受不了,或许引起对着干的不良后果。董校长充分激发当事人自己的控制力量,她的角色转变为帮助别人改变坏的习惯,而不是站在校长的位置上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人的转变主要是自己意识上的转变,有意识到行动,逐步形成习惯。管理的智慧是激发、唤醒,董校长把这一原则进行了完美的演绎。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千上万,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唤起当事人的主动意识,唤醒人心底的”善“性,来抵制克服人的惰性和破坏性的方法。名校长的管理充满智慧,智慧的来源应是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三、名校长拥有开阔的胸怀。

  一个校长应是具有先进理念,处理问题恰当睿智,并且有着开阔胸怀的人。张斌利校长在报告中多次提到解决现在许多教育问题“不是钱的事儿”这句话。在此我深感认同,许都问题的确不是“钱”的事情,张校长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拿钱引诱着他的老师们干工作吗?当然肯定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我的看法是:要看一个校长能不能用一个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把老师们引领到学校发展这艘航船上来。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欲望,当校长把老师们求发展,盼提高的欲望调整到学校的发展一致的方向上,那么老师们会为目标去努力,该做的工作也就做好了。个人的提高带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为老师的提高创造条件,老师们对学校的发展有心理的认同,他会真正的以校为家,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即便用金钱的奖励能唤起部分人的欲望,但恶性竞争可能也已经开始,和谐的发展受到破坏,不良的后果对于学校,对于学生,对于老师都是一种伤害。

  曾经听一位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心中能装着多少人,你就可以领导多少人。”可以感受到这句话是曾做过多年校长的人对于工作的深切感悟。当校长应当有度量,装下下属的优缺点,宽容别人的短处,心里想着每个人的生活,了解每个人的思想波动。张斌利校长和董春玲校长不但是有容人之量,更可贵的是他们都是惜才、爱才的人。张斌利校长不但鼓励老师们做各个学科点带头人,成为某个学科的能手,还与高校的教育学者、名人联系,举荐自己学校的老师成为他们的徒弟。董春玲校长同样也做到了荐举自己的中层干部勇挑重担,参与别的学校校长的竞聘,不断的业务骨干,管理帮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们能做到忍痛割爱,把亲手培养的业务骨干和精英推举出去,是对于人才的尊重,是为长远的、更重要的社会效益负责。我们可以试想,这样提拔的教育干部能不懂业务吗?当领导的都以这样的原则处理晋升之事,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怎能不好好工作,人与人之间能不形成一种感恩的氛围?不自私,胸怀开阔,成就的不只是某个人才,还有能成就别人的人,成就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环境。

  四、名校长要有广博的知识,热爱学习品质。

  名校长应该是饱学之士,这很好理解。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名校长不同的气质,丰富的知识能使校长的管理更游刃有余。张斌利校长学习《论语》会给我们启发,他说“不读书,会使人肤浅”,所以我们要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著作。“取法乎上”永远是提高自己学识的捷径,从阅读经典开始,从经历历史大浪淘沙般的选择下仍受人们欢迎的作品开始。开始读不懂,可以抄写;还不懂,就在抄写;仍然不明白,就连注释部分也抄写,直到弄明白为止。张校长本是一介武夫,一个体育的老师,到现在竟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感悟深刻,都是源于读书,读经典书籍。他说,《论语》是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源头。不知道罗杰斯自己是不是读过《论语》,张校长的说法他是否赞同,但是中国早已有人本主义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不但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张校长还学习了现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心理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NLP神经语言学,更可贵的是他把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育管理中。他引到老师们读书据张校长自己讲就是运用了神经语言学的知识,转变行为从“心”开始,从调整老师们的神经语言开始。张校长报告是从他的幼年成长经历开始的,少年读的书给他打下了充满“侠客”思想的底色。后来在一次锒铛入狱的经历中幡然悔悟,决定重新做人。

  从童年的成长经历寻找寻找自己情结的形成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矫正方法,同时也是考取心理咨询师时“成长报告”的主要内容。董春玲校长也是热爱读书的典范,她和张校长的共同之处是她也学习了心理学。“情绪管理”课程受到董校长的喜爱,她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家长的过程中,进行“新教育,新父母”主题的研究。当校长要带好两个队伍,一是教师队伍,另一个是家长队伍。她的学习会为带好家长队伍插上翅膀,让工作更顺风顺水。我发现不但是这两位校长,许多教育名家也是懂教育学的。网名“随火车远行”是济南的候校长,他出的《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这本书,讲述了他与一个班学生的成长历程。他对待学生的那种真诚、理解、宽容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从心底感到舒服。这种态度不就是咨询师基本的咨询态度吗?莫非候校长也学习了心理学,也许只是他的教育智慧也达到那样的境界。明霞老师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课堂上有学生学青蛙叫”,这件事情上,明霞老师运用她的教育智慧,积极引领,化不利为有利,降低她与学生交流的层面,学生觉得好玩,他们投入到一种情境中,老师生拉硬拽强行制止那种想象结果不会太好。明霞老师也投入到学生想象的世界,在那种层面上和学生交流,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技术叫“意象对话”,就是运用想象的情境纠正不良心理的方法。明霞老师那种放低姿态,与学生处于一个频率的交流,确实是他的教育智慧。当我们的悟性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可以从更多的,更广的知识中去学习。从窦桂梅校长领导的北大附小“谈心室”的设置和重视上可以看出,窦桂梅校长对于心理学方法对于学生作用的重视。他们的“谈心室”设计合理,应用效率高,把个体谈心和团体辅导结合起来,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从教育名家的学习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校长需要不断的学习,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学校的教育的管理中,尤其是心理学的学习。

  五、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或许对于成功,你有不同的理解;或许你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感到拼搏的无奈,在这里我只能说一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张斌利校长创造了“岔河现象”,引起全国教育界的目光;董春玲校长领导的丈八丘联小现在已经和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课题。不知道在他们的规划中这算不算成功,但在我们看来已经获得一项项殊荣。在我们农村小学,曾有个镇上卖摩托的商店赞助“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搭建起舞台,带来音响。我当时写下这样的感悟,“只要你有才艺,别人会为你搭建舞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舞台迟早会是你的,我知道我的表述很直白,如果用诗句表述应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