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理论现状

内驱力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两种本能驱使着一个人的个体去行为,以满足自己的本能需要,是驱动个体的源动力和最终目的。所以这两种本能也被称之为驱力,生本能也叫性驱力;死本能,也被称为攻击驱力或破坏驱力。这两者统称为内驱力。

 

内驱力理论是备受诟病的,一是扩大化了性的重要性;二是死本能也是令人费解的;三是内驱力作为根本动力,也是被很多理论质疑的。

 

所以在客体关系理论里,对内驱力理论予以根本的改造。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内驱力不是人的根本动力之源,而真正的动力之源是个体与客体的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就是关系是不依赖于内驱力的,是早于内驱力的。

 

先有客体关系,还是先有内驱力成了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的一个关键的分歧点。

 

被爱的内驱力

被爱的内驱力听起来像是一个人文化的提法,人需要爱与被爱,需要爱的满足。

这是不是我们的一个情感投射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实验设置了两个假的猴妈妈,左边的这只猴妈妈不提供奶水,但会有温暖的感觉;右边的猴妈妈提供奶水,但却是冰冷的铁丝网做成的。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小猴子会对能够给予温暖感受的假猴妈妈更有依赖感和亲密感,而不是对那个可以供给奶水的猴妈妈。

 

我们作为小猴子的灵长类的近亲,对于小猴子的心理感受有着深刻的同理心,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柔弱的小猴子为什么要依赖这个温暖的妈妈。甚至看着它可怜的样子,心生酸楚。由此可见,我们人类对于爱/被爱、温暖,也有着天生的渴求。

 

我称之为被爱的本能或内驱力,这是与性的内驱力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内驱力。性的内驱力的满足,会带来快感,即使是在广义的性的概念的范畴里也是这样的。但被爱的感受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是和快感不相干的,一种温暖的、安全的、和一个亲密个体融为一体的感觉。

 

在成年人的性活动里也能看出这这两个本能的区别。完美的性活动,是同时满足性和被爱两种本能的。与爱的人在一起缠绵,可以让人回到与妈妈在一起时的,模糊了相互之间边界的感觉。但性心理异常的人士,则只能达到性的满足,而缺乏被爱的满足。甚至很多人放弃了被爱的满足,而只要性的满足,比如说非法性交易,或是用性爱工具。这都属于只满足了性本能的情况,而放弃了被爱的本能满足的情况。

 

被爱的本能应该是灵长类的共同拥有的一种本能需要。究其原因,我觉得因为人类的新生儿是如此的脆弱,无法像小鹿一下生下来半个小时就可以奔跑,人类的婴儿需要有一个强烈的关系纽带来保证他的存活和生长。而且在远古时代,也只有在一个群体里,被群体所接纳,才有跟多的生存机会。这可能是被爱的本能的进化史来源。

 

对于这个本能,我的研究也不多,希望能在以后有更多的案例来对这个本能有更多的研究。

 

有死亡/攻击本能吗?

死亡本能一直就是一个令人费解和找不到感觉的本能。死亡本能被定义为一种破坏的、攻击的本能,破坏和攻击可以给主体带来快感和满足感。

 

但我认为,作为本能,本能应该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具备。但我们观察一个婴儿,并不能认为一个新生儿会因为攻击而产生快感或满足感。而且就我们内在的基于高级认知模型的判断,也很难理解死亡本能的存在及其可能的存在形式。

 

所以我认为是不存在死亡或攻击本能的,它不是人类基本的一个本能要素。即便是新生儿在受到外在的攻击的时候,也不会观察到攻击性,而更多是出现渴求保护、或木僵、或逃避、或寻求庇护。

 

我认为人类的攻击性是后天出现的。个体在试图满足自己的性驱力或被爱驱力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来自现实的挫折和挫败。这会使已经付出的心理能量因无法得以最终的释放(满足),而变成一块堆积的心理能量。这块堆积下来的心理能量会使个体变得富有攻击性,个体通过攻击性的方式来缓解或消解这块堆积的心理能量,并获得快感。这就是攻击性的来源,可见它其实是无法达成的性驱力和被爱驱力的变性结果。它不是一种本能。

 

内驱力的释放是客体关系的目的

我不能同意客体关系理论说提出的,关系是先于内驱力的观点。我认为,人的一举一动都是被由性驱力和被爱驱力、及其衍生而来的内驱力目标(我称之为力比多堰塞湖)(也包括衍生出来的攻击性内驱力)所指引的。而客体关系是实现这些内驱力的释放和满足的客观目的物。人们在现实存在的关系中,完成对这些内驱力的释放和满足。

 

也就是说内驱力包括:

原始内驱力:   性内驱力、被爱内驱力

衍生内驱力:   各种潜愿(包括攻击性内驱力)

 

因为这些内驱力的实现,需要一个客观存在的人或物,这就是客体。而在个体的内部,自体和这些客体有着强烈的情绪连接。这个连接很像是化学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所以我称之为关系键,在关系键中蕴含了或多或少的力比多空间。

 

如果这个客体关系在现实中找到了一个人(或物)可以匹配这个内在客体的特征,这个关系键就会现实中得以实现,并得以完成力比多的释放。

 

简单地说,(释放)内驱力是目的,而客体关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总结

我的观点中,认可内驱力作为根本动力的存在,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回归。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客体关系理论中说,关系是人的天然需求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实际上,我们观察人的一举一动,背后确实是有其内在动机驱使的,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内驱力的释放的。

 

但同时,我提出了力比多堰塞湖理论,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一定就是在直接以释放性驱力、被爱驱力或攻击驱力为目的的。大多时候是在释放在成长过程中间接形成的力比多堰塞湖(被阻塞而淤积的力比多凝结)。

 

此外,我不认为有死本能,但是有攻击性内驱力的。攻击性内驱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力比多堰塞湖里的淤积能量在特定情况下变性而来的。所以其根源还是性内驱力或被爱内驱力。攻击性内驱力的释放也会带来快感体验。

 

对于弗洛伊德的质疑其实长久以来就一直存在,他的各种理论在动力学的系统内,就被客体关系的各位学者所质疑甚至是颠覆;在系统外更是被认定为不科学的理论,不可证明。所以对他的理论提出我们的质疑并不是欺师灭祖的事,学术的殿堂里不需要拜牌位。

 

相反,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中,接待来访者,这些都是最好的观察标本,可以感知到内心的细微变化,同样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工作经历中,有限度地证明或证伪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