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主要围绕三个家庭进行:这三个家庭的孩子都辍学在家,并且触发了诸多家庭矛盾

 

 家 庭 1  

      泽清,初二学生,经常说自己的母亲“贱”,并且曾拿起凳子砸母亲。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心灰意冷,甚至不想回到这个家,“期望这个家庭破裂算了。”
  事实上,泽清的家庭物资富足,条件优渥,但一家三口内心却空旷无比。
  泽清说,母亲平时就不怎么关心自己,动不动就找一堆借口,不管什么事最后一定都要说自己是对的。当父母难以解决问题时,都会采用暴力,同时伴有尖锐刺耳的骂人的话。

 

 

        泽清的家庭里,父母只关心自己,父母间的暴力被孩子习得,却还要控诉孩子做的是坏事。14岁的泽清,甚至老练地说道:“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我觉得父母课堂比我们学生训练更重要……实际上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家 庭 2  

  张钊,高三学生,曾经的优等生,突然之间不愿再去学校,甚至动手打父亲。在镜头之下,张钊表现得极其“不把自己生命当回事”——在与父母的冲突中,多次想要自杀、跳楼。
  张钊在独自接受采访时说道,父母平时也瞧不起自己,总是说:“你让他干吧,他不敢干。”尤其是在自己有跳楼倾向时,父母的表现就是“让他跳,他敢吗?”

 

 

 家 庭 3  

        家明,高一学生,沉迷网游,不愿意去上课。
  在家明眼里,父母嘴上说着,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给过自己任何机会,话都没说完,父母就已经拒绝了。 
       家明对着镜头说:“他们从来没给我机会干嘛,我就很恨他们,他们说话就像逗小孩子一样。”

 

 

        在这三个家庭里,都有一个共同点:并不把孩子当做平等对象看待(尊重),总是想要控制孩子,并且每对父母都打心眼里不认为家庭的问题是来自自身

  中国式父母的最高默契在于,这个家庭出现了问题,但是自己没问题不需要任何改变,或者说,不需要怎么大改特改。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婴幼儿阶段,原生家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会呈现在孩子身上。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的人格分为了三个部分: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是指人本身的各种欲望,也被称为本能,例如吃喝拉撒睡等。本我遵循享乐原则,也就是说,本我促使个体自发的寻找会令自己感到愉悦的事。

  超我属于人格结构的管理角色,由完美原则支配,是道德化的自我,主要源自于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

  自我存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既调节本我,又受制于超我。也就是说,自我的作用是克制欲望符合道德,又会尽可能满足本我的要求。

  我们可以把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看做“超我”,即社会化的过程。

  一个人的初始社会化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也就是说,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超我的形成。换言之,我们最初的超我,都是父母形象的内化,承载了父母的意志和认知。

 

    有的孩子对父母说,学校太闷了自己很压抑,父母大概会觉得孩子过于矫情,三言两语糊弄完事儿,也以为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却没有想到突然间孩子就变了个人。
  换位思考的必要性,不止是对外,对内也同样重要。
  父母换位思考,是需要父母以孩子的年龄和角度,来思考看待和感受。而不是自己在心理把孩子当做自己这个岁数的成人来思考问题。
  只有长辈自己成熟懂事了,孩子才会成熟懂事,心理才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