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父母的反思性养育。
反思性养育是去协助父母如何养育出有能力取得成就的孩子,同时可以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
反思性的定义来自于我们经常会把一个行为同某个意义联系起来,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
上图中有个家长(爸爸或者妈妈)和小孩,在他们的脑袋上面有一个思想小气泡。
当家长和孩子遇到问题,你会假设你孩子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进行反思,想像一下孩子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孩子在表达一些什么?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孩子的动机是什么?
举个例子: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在某天放学到家后,吃完水果,休息了一下,按平常的计划,该写作业了。妈妈说了好几遍:“快写作业去,写完还要练琴呢!”这八岁的孩子已经知道每天这个时间是要写作业的,但他现在就是不愿意写。当孩子不愿意去写作业时,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他不愿意去写作业呢?
1.孩子这么做,是在制造麻烦吗?
2.还是他想让父母感到非常的烦躁呢?
3.还是因为今天下午上了体育课,非常累,所以他没有办法好好的按计划写作业,跟家长合作呢?
4.还是今天的作业特别多,有犯难情绪呢?
5.还是今天孩子在学校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如和同学吵架,影响了情绪呢?
6.还是孩子有独立发展的需求,想要自己做决定呢?
如果我们大声斥责孩子:“马上去写作业。”我相信有很多的家长有这样经历。作为母亲的我也有这样的体验,家长的大声和愤怒,可能在当时觉得非常的无助和没有办法,脑子里可能冒出的想法,坚定的认为就是不听话、就是想气我,就是怎么样……
看到这里,可能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可能可以试着去反思,孩子的行为在表达他的什么需求呢?他行为有哪些可能的意思呢?
继续上面的例子,或许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上了七节课,还跑了800米,现在觉得很累,是吗?我懂,我明白,需要我抱抱你吗?”。孩子虽然不会因为你一句话就立马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孩子的感觉是自己是可以被理解的,他会觉得自己是被在意和在乎的,这点很重要,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和父母有更好的关系,并愿意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就如同在夫妻关系中,妻子如果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丈夫在乎和在意,这个妻子内心是幸福的。
回到例子,很多时候,父母在看到一个行为时会做非常多的假设或推测,但往往第一假设都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反思能力体现在,当你开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假设是,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你的假设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许多母亲可能觉得孩子不配合自己,是因为不尊重她,因此感到非常的愤怒。通常在这个时候,我会通过提问让母亲了解到有更多的可能性。孩子的确可能是出于不尊重母亲,但也可能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可能孩子想感觉自己更独立,而不是只会听话,如果这个时候母亲说,你是想现在写作业还是十分钟后写作业呢?
具有反思性能力的父母,会试着去理解到底在孩子的内心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进一步理解哪些是可改变的部分,哪些是灵活的部分?很多的父母会去关注我可以为孩子去做些什么?或者问我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会引导父母去反思,除了孩子之外,他们自己本身正在经历着什么?父母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孩子对父母带来了什么影响?
比如一个情绪易爆发的孩子母亲在和我交谈时,我会协助母亲去思考,你觉得孩子最近情绪易爆发的的原因是什么?母亲说:“可能是和好朋友吵架了,可能是学习压力大,可能是我孩子要求高,说的太多了吧,我觉得很难控制我自己对他说那么多?
咨:非常好,你能想到这些可能性,你觉得最有可能是哪个?
母:我觉得可能最近我唠叨的多了,其实他也一再告诉我不要一件事情说好多遍,提醒这,这行那。
咨:什么原因你要说那么多遍,要提醒他呢?
母:我是一个急性子,要把事情做完才觉得放松、有放心的感觉,他没做完这件事情,我就觉得赶紧把事情做完了,我这就没事了,就可以不用操心他的事情了。有时提醒好多次我都觉得烦,马上就考试了,语气当然就不怎么好了。
咨:当你语气不好反复提醒他的时候,孩子时什么感受呢?
母:生气。
咨: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母:还那样。
咨:你每天这样的提醒和催促有多少次?
母:二三十次吧?现在我想如果一个在我耳边一天提醒这提醒那这么多次,我也会情绪爆发的,受不了。
咨:非常好,你已经意识到你是如何影响到孩子的了。从你的谈话中,我能听的出来,你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妈妈,在以往的生活中亲子关系还是挺好的,你觉得你的孩子期望你怎么做?他会比较舒服,有心情去好好学习。
我想强调一点的是反思性养育需要父母改变心态,思考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是怎么样的?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怎么去做?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在咨询中常见的是,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遇到问题时,父母通常会去问:我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希望能得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我要强调的是,方法很多,但你会发现同样的方法,效果却不一样,所以我非常强调你要怎么去做,是耐心的、温和的和孩子一起,还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和孩子相处呢?
作为父母,我们要有的心态是:保持同理心和对孩子的回应,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存在敌意,不要有攻击性、不要去羞辱孩子或者让孩子感觉到非常的惭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冷静和确定感,并且对他们设置一个限制。
最重要的是,如果父母具备反思性的能力,与孩子交流时,你的提问、你的思维方式,会无形中让孩子在处理问题和人际关系中具有反思性的能力。
关于反思性的养育,今天就分享这些。以后有机会再一起探讨。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