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了《原生家庭》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如何修复自己的性格缺陷的书。记得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本书的《作者序》吸引住了,也引发了一阵深思。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的生活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会如何伤害孩子并且持续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生活。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现在正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与幸福。

一直以来,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所宣导的就是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比如《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是对孝道的宣扬,也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教条。

记得去年非常火的电视剧《小欢喜》,很多人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几个不同的家庭不同程度反应了中国的家庭现状。比如人至中年,工作惨遭滑坡;比如婚姻经营不利,便努力把所有的关注度和爱都倾注给了孩子;再比如被父母和学习成绩逼得失眠、抑郁。看了这些剧情,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一个谁都躲不过的事实:每个孩子的归宿,其实都是原生家庭。剧中三组家庭,成就了三个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优秀与不足,也折射出三类原生家庭的悲喜交融。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家庭就是乔英子的家庭,几乎是大多数单亲家庭的折射。母亲宋倩自从和父母乔卫东离婚之后,就把生命里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英子。用自以为“为她好”的方式照顾好她的生活起居,督促好她的读书学习。对于英子对天文的爱好以及各种游学活动,对于宋倩来说,都是浪费时间,以看似商量实则强硬的口吻拒绝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就算看到英子不开心,还是希望她能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这些场景对有些孩子来说,是不是很熟悉?有些父母明确地否决了孩子的需求,还希望孩子能够兴高采烈地认同,一旦不跟父母的要求走,就成为了“不懂事。”对孩子最糟糕的绑架,就是一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站在英子的角度,她既怕自己任性,妈妈就会离开她,因此宋倩提出的所有要求,她都基本一一答应。但她内心又充满了孤独和压抑,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哪怕宋倩付出了太多的爱,也不是弥补孩子内心伤痕的良药。相反形成了一种逼迫,逼着孩子接受为她定下的路,逼着孩子放弃自己人生的选择权。虽然英子做过很多抗争,但到了最后,英子还是还上了中度抑郁症,被逼着去“跳海”,她靠着栏杆,对妈妈说:“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伦敦大学有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接近。之前在另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也分析了控制型父母教出来的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好的教育理念思想都是相通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所有的父母都难免有不足之处。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向孩子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现象。每位父母都有可能出现偶尔对孩子管教过严,大部分的家长都打过孩子,但仅凭这些一念之间的过激行为就能说明他们就是残暴无情或者不称职的父母吗?当然不能!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他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对着孩子大吼大叫,但是孩子有对你们记仇吗?是不是还是温顺地靠在你身旁,可怜的小眼神乞求着你的原谅。只要父母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几乎所有孩子都会立即原谅父母的怒气爆发的。但有些父母很难把控自己的负面行为,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这些就是伤害型的父母。苏珊博士在这本书对这些父母定义为“有毒父母”,用来描绘那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的父母。对于遭受身体虐待的伤害太过巨大,往往一次就足以给孩子的感情造成重创。

中毒后的成年子女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中毒子女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父母的虐待而自责。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继续背负着身为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很难建立起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由此引发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也将影响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中毒孩子在心底筑起一道墙,这道墙叫做“否认”。为了避免生活经历对现在生活产生的影响,他们潜意识里否认了痛苦的生活经历,它甚至能令一些人忘记父母曾经的所作所为,继续把父母当作完美的偶像膜拜。由否认带来的宽慰不过是暂时的,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圆桌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孩子都是父母的折射?

生活中孩子的表现常常能折射出父母的水准,父母积极乐观,孩子也足够开朗,父母修养高,孩子教养好,父母习惯性逼迫,孩子就会失去幸福感。心理学研究也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也许某一天我们会尽然发现,我们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影子,就连愤怒时的姿态都那么相像,那时才会明白,原来孩子人生的前20年,便是原生家庭一生的写照。

让孩子做个孩子,孩子对父母言语信息以及非言语的吸收,就像是海绵吸水一样,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自我认同感的形成至关重要。有些家长向孩子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孩子大多无人陪伴,缺少关爱和照料,开始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就好像他们根本不存在。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确认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因此,很多孩子会不断地询问父母:“爸爸妈妈,你爱我吗?”

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不仅要给孩子创造他所在的世界,还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该怎样被温暖诠释。哪怕你被最亲的人伤过,哪怕婚姻不够圆满,哪怕经济有些困难,如果你有了孩子,就尽全力给他营造温暖和谐、健康积极的原生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