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缢身亡,再次引发人们对灾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一边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边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谁来帮助承受着复杂心理的他们找到心灵的出口?在重建物资家园的同时,又该如何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对此,《新闻1+1》聚焦“拿什么拯救你,北川”话题,央视新闻观察员白岩松在直播中表示:“我们正是要把心理重建纳入到我们更大的规划当中,这样从国家包括从民间或者更多的力量,包括资金、人员投入其中,另外迅速转变一种模式,不再是空投式转身就走,飞鸽派的心理救援一定要变成永久式的心理救援。”——
重建心灵家园 要从空投式变成永久式
白岩松指出,“面对整个这场大地震可能需要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再次提醒我们,任何长时间的预测恐怕都是对的,短期之内,好像废墟一年的时间我们都不见了,很多新房都建起来了,但是人们内心的废墟有的时候可能比去年大地震刚发生的时候,还要让我们格外的警惕。”
在重建物资家园的同时,又该如何帮助灾区干部重建心灵家园?白岩松对此问题坦言:“我们正是要把心理重建纳入到我们更大的规划当中,这样从国家包括从民间或者更多的力量,包括资金、人员投入其中,另外迅速转变一种模式,不再是空投式转身就走,飞阁飞鸽派的心理救援一定要变成永久式的心理救援,而且要更润物细无声,让它更容易接受,这就要培养当地的人开始成为这方面的能手。”
白岩松亦指出“另一方面,接连的两个都是干部,都是男性,都年轻,而且都是受伤,在地震当中都有这样的心理受伤的经历,有的时候男性好像更脆弱,干部也就意味着他面临的压力要更多,他不仅面临生活中的心情中的压力,也要面临工作中琐碎的压力,而且你要知道,当他是干部的时候,有的时候错综复杂的一些东西,我想这么干,可是短时间内不可能这么干,他的那种难受也会加劲,所以我觉得现在灾区的干部的确要投入更多的重视,更多的心理扶持,我觉得如果要不是的话,他们要比其他人承担更多的压力。”
灾区重建缺乏心理重建项目
主持人董茜谈到“冯翔参加过心理的咨询,但是这些咨询好像还是没有阻挡他选择离开的道路。”就此疑问,白岩松表示:仅仅说就靠心理医生是太难的事情了,更何况在这次灾区重建的时候,我们也要提出这样的一种反问,很多的项目都细化了,但是在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有心理重建的项目吗?好像没有。”
白岩松解释:“每当有一个灾区的干部或者说是一个同胞,突然因为心理问题或者自杀离开了人世间的时候,大家都会立即想到的是心理辅助,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因为想要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帮助他们,仅有心理医生是不够的,它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有周围人的更加敏感,以及整个的氛围共同构成这样一个心理的网。我们是建了很多的心理咨询的医院,但是都是坐等人们上门来就诊,但是又有多少人,本来他的心理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你认为所有的人都会主动去医院接诊吗?反而需要走出去,到他们的身边,我觉得这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而且一定得是长线的,我觉得现在一种模式很重要,什么样的模式呢?应该是培养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灾区去培养一根又一根的火柴,让火柴慢慢地把周围的人群点亮,什么意思呢?仅仅依靠像志愿者一样,到了地方,呆一个月走了,不行,一定要在当地中土生土长的去培养很多过个具有心理救援能力或者心理观察或者咨询能力的人,慢慢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后让这样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帮助更多的人。”
人们的心理废墟处于危险境地
白岩松在《新闻1+1》中表示:“董玉飞、今天冯翔这样的事情都在提醒我们,心理的废墟还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特别想提醒我们四川或者是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在讲话时候注意别伤害到那些还是会在心理阴影中的人。
针对“四川的某位领导在讲话时说,我们现在灾区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走出了心理阴影,我们已经非常喜悦地投入到建设之中等等,”的讲话,白岩松表示:“看到这样的话时我知道他是好心,其实他也可能也是一种惯性,惯性的一种文字稿子延续下来,但是我特别想提醒我们四川或者是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不要这么讲话,会伤害到那些还是会在心理阴影中的人。
白岩松解析:“因为你的讲话中已经明确地说了,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走出了心理阴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之中的时候,依然很痛苦在思念自己的孩子,思念自己亲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少数派,是边缘的,它会更加放大这种难受,我觉得这个时候要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有成绩以及这样一些东西我们不着急,留几年再去说,董玉飞、今天冯翔这样的事情,都在提醒我们,其实心理的废墟还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他进一步表示:灾区心理重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医生,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比如说目前马上就要迎来5月12日,一周年,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报道,我们很多人都会看到,这一年灾区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对吗?房子都建起来,我们就急于会在报道当中报道,或者说去说周围的人都形成了这样的氛围,灾区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个时候要慎重,成绩放在那儿,不会跑掉的,但是当我们过于强调成绩的时候,会让很多心里面很痛苦的人们产生一种很大的落差,他会去想,我为什么没有体现到这种幸福,我怎么了,他会更加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提醒活着的人们为承担责任活下去
主持人董茜在《新闻1+1》中谈到:“生死是一个很沉重、很大的一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生的权利我选择不了,但是我可能拥有死的权利,比如说冯翔是不是有权利选择去死?”白岩松回答:“我首先非常非常地同情,然后悲伤,我都很难解释,今天上午当我捧着报纸,看他写给儿子博客的时候,自己的那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我觉得你我做父母的都会有这种感触,他写他儿子,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一个尘埃,但是对于我来说,你是整个世界。”你就能想到,永远这个伤痛不去剔掉。可是另一方面来说,我即使这么悲伤,如此的同情,并且觉得冯翔太难了,但是还想对现实生活中还活着的类似冯翔这样的人说上几句,当你因为失去自己的儿子感到如此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你是否也要背负一种责任,不能把这种痛苦再交还给你的父母,因为你想想,冯翔,你失去了儿子很痛苦,可你还是儿子,当你走了的时候,你的父母如何承担这样的悲伤呢?我觉得生活中的任何人有的时候活着就是要承担责任,有一句话曾经深深地震动过我,看似幽默,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连活着都不怕,我还怕死吗?”其实生活中很多不如意我们就是要面对它,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背负责任,我们才没有那么轻易的去选择,我干脆解脱了罢了。
白岩松在节目中谈到:“透过冯翔在临终前的一些只言片语看,他并不特别地难过,他觉得有一种解脱,你看他最后留下的字语是永恒了,而且还用文字的语调,依然具有一种文学家的气质,假如,而且当给他哥哥写的像遗书一样的东西里面还谈到了他的儿子,我将跟你永远在一起,你能看到在这种文字里面有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渴望,所以从这个角度,对他自己来说也许是解脱,但是我们接着要想他的父母呢,他的妻子呢,那天他的妻子恰恰因为加班没有在,于是我也看到了今天他妻子接受采访说,我如果在,他也许不会走,你想想,未来漫长的日子里,他妻子将如何面对,所以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谴责冯翔,而是提醒还活着的,存在潜在可能的“冯翔门”,我们要承担责任,我们要为了亲人承担责任活下去。”
重建心灵家园 要从空投式变成永久式
白岩松指出,“面对整个这场大地震可能需要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再次提醒我们,任何长时间的预测恐怕都是对的,短期之内,好像废墟一年的时间我们都不见了,很多新房都建起来了,但是人们内心的废墟有的时候可能比去年大地震刚发生的时候,还要让我们格外的警惕。”
在重建物资家园的同时,又该如何帮助灾区干部重建心灵家园?白岩松对此问题坦言:“我们正是要把心理重建纳入到我们更大的规划当中,这样从国家包括从民间或者更多的力量,包括资金、人员投入其中,另外迅速转变一种模式,不再是空投式转身就走,飞阁飞鸽派的心理救援一定要变成永久式的心理救援,而且要更润物细无声,让它更容易接受,这就要培养当地的人开始成为这方面的能手。”
白岩松亦指出“另一方面,接连的两个都是干部,都是男性,都年轻,而且都是受伤,在地震当中都有这样的心理受伤的经历,有的时候男性好像更脆弱,干部也就意味着他面临的压力要更多,他不仅面临生活中的心情中的压力,也要面临工作中琐碎的压力,而且你要知道,当他是干部的时候,有的时候错综复杂的一些东西,我想这么干,可是短时间内不可能这么干,他的那种难受也会加劲,所以我觉得现在灾区的干部的确要投入更多的重视,更多的心理扶持,我觉得如果要不是的话,他们要比其他人承担更多的压力。”
灾区重建缺乏心理重建项目
主持人董茜谈到“冯翔参加过心理的咨询,但是这些咨询好像还是没有阻挡他选择离开的道路。”就此疑问,白岩松表示:仅仅说就靠心理医生是太难的事情了,更何况在这次灾区重建的时候,我们也要提出这样的一种反问,很多的项目都细化了,但是在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有心理重建的项目吗?好像没有。”
白岩松解释:“每当有一个灾区的干部或者说是一个同胞,突然因为心理问题或者自杀离开了人世间的时候,大家都会立即想到的是心理辅助,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因为想要帮助他们,在心理上帮助他们,仅有心理医生是不够的,它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有周围人的更加敏感,以及整个的氛围共同构成这样一个心理的网。我们是建了很多的心理咨询的医院,但是都是坐等人们上门来就诊,但是又有多少人,本来他的心理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你认为所有的人都会主动去医院接诊吗?反而需要走出去,到他们的身边,我觉得这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说,而且一定得是长线的,我觉得现在一种模式很重要,什么样的模式呢?应该是培养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灾区去培养一根又一根的火柴,让火柴慢慢地把周围的人群点亮,什么意思呢?仅仅依靠像志愿者一样,到了地方,呆一个月走了,不行,一定要在当地中土生土长的去培养很多过个具有心理救援能力或者心理观察或者咨询能力的人,慢慢培养他们的能力,最后让这样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帮助更多的人。”
人们的心理废墟处于危险境地
白岩松在《新闻1+1》中表示:“董玉飞、今天冯翔这样的事情都在提醒我们,心理的废墟还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特别想提醒我们四川或者是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在讲话时候注意别伤害到那些还是会在心理阴影中的人。
针对“四川的某位领导在讲话时说,我们现在灾区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走出了心理阴影,我们已经非常喜悦地投入到建设之中等等,”的讲话,白岩松表示:“看到这样的话时我知道他是好心,其实他也可能也是一种惯性,惯性的一种文字稿子延续下来,但是我特别想提醒我们四川或者是很多地区的领导干部,不要这么讲话,会伤害到那些还是会在心理阴影中的人。
白岩松解析:“因为你的讲话中已经明确地说了,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走出了心理阴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之中的时候,依然很痛苦在思念自己的孩子,思念自己亲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少数派,是边缘的,它会更加放大这种难受,我觉得这个时候要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有成绩以及这样一些东西我们不着急,留几年再去说,董玉飞、今天冯翔这样的事情,都在提醒我们,其实心理的废墟还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他进一步表示:灾区心理重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医生,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比如说目前马上就要迎来5月12日,一周年,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报道,我们很多人都会看到,这一年灾区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对吗?房子都建起来,我们就急于会在报道当中报道,或者说去说周围的人都形成了这样的氛围,灾区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个时候要慎重,成绩放在那儿,不会跑掉的,但是当我们过于强调成绩的时候,会让很多心里面很痛苦的人们产生一种很大的落差,他会去想,我为什么没有体现到这种幸福,我怎么了,他会更加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提醒活着的人们为承担责任活下去
主持人董茜在《新闻1+1》中谈到:“生死是一个很沉重、很大的一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生的权利我选择不了,但是我可能拥有死的权利,比如说冯翔是不是有权利选择去死?”白岩松回答:“我首先非常非常地同情,然后悲伤,我都很难解释,今天上午当我捧着报纸,看他写给儿子博客的时候,自己的那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我觉得你我做父母的都会有这种感触,他写他儿子,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是一个尘埃,但是对于我来说,你是整个世界。”你就能想到,永远这个伤痛不去剔掉。可是另一方面来说,我即使这么悲伤,如此的同情,并且觉得冯翔太难了,但是还想对现实生活中还活着的类似冯翔这样的人说上几句,当你因为失去自己的儿子感到如此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你是否也要背负一种责任,不能把这种痛苦再交还给你的父母,因为你想想,冯翔,你失去了儿子很痛苦,可你还是儿子,当你走了的时候,你的父母如何承担这样的悲伤呢?我觉得生活中的任何人有的时候活着就是要承担责任,有一句话曾经深深地震动过我,看似幽默,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连活着都不怕,我还怕死吗?”其实生活中很多不如意我们就是要面对它,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背负责任,我们才没有那么轻易的去选择,我干脆解脱了罢了。
白岩松在节目中谈到:“透过冯翔在临终前的一些只言片语看,他并不特别地难过,他觉得有一种解脱,你看他最后留下的字语是永恒了,而且还用文字的语调,依然具有一种文学家的气质,假如,而且当给他哥哥写的像遗书一样的东西里面还谈到了他的儿子,我将跟你永远在一起,你能看到在这种文字里面有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渴望,所以从这个角度,对他自己来说也许是解脱,但是我们接着要想他的父母呢,他的妻子呢,那天他的妻子恰恰因为加班没有在,于是我也看到了今天他妻子接受采访说,我如果在,他也许不会走,你想想,未来漫长的日子里,他妻子将如何面对,所以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谴责冯翔,而是提醒还活着的,存在潜在可能的“冯翔门”,我们要承担责任,我们要为了亲人承担责任活下去。”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