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把强迫症当成“病”——
强迫症不是器品质性疾病,目前心理学所采用的是医学的疾病诊断模式,喜欢把心理问题命名为这个病,那个症的,这样会使很多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有所谓的相似症状就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觉得自己得了这个病,然后拼命的找一些“证据”来印证。一旦认为自己有“病”那就要治疗,不然会更加严重的。
在潜意识里大家理所当然的都会认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顾的,而且“病人”在得病期间也是不能很好的工作学习的,只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朋友一旦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潜意识中就会认为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标,没有做好的事情,很自然的就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自己有强迫症,不然我肯定会做得很好的。
在我做强迫症心理咨询以及配合韩老师做强迫症咨客心理调整过程中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就是因为强迫症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也做不好,要不是有强迫症我现在会怎么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底还是把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最终归因到自己有这个毛病上了。强迫症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潜意识里会认同为自己现在处于非正常状态,需要看病,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好多事情自己现在是不能做的,只有等自己完全好了才能好好的做事情,这种潜意识里的认知是阻碍强迫症朋友康复的第一个障碍。强迫症康复第一步——给自己去掉“病”的标签(我们没有病,只是心里有些期望有些需要没有满足,导致出现焦虑、无聊或恐惧的情绪而已)。
二、与普通人一样去做你能做的事
在我的咨客当中,有很多朋友这样问:代老师啊,我什么时候病才能好啊?我想做事情,可是现在这样子我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我好了我就可以好好去找工作了,好了我就可以去谈恋爱了,好了我就可以开始考研了等等。之所以会这样说,实际上还是觉得自己有病,认为自己只有完全康复了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才能去找工作,才能去谈恋爱,才能去考研等等。如果要坐等到完全康复了才去做这些事,那么那一天将会非常遥远的,也许你永远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虽然不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强迫症,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对困扰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怖、抑郁等情绪都有深切体会。我自己对此也有深切体会。实际上真正困扰强迫症患者的也正是这些负面情绪。正常人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强迫症患者也依然可以做到。当你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生活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正常人,那些困扰你的负面情绪会自然慢慢淡化!强迫症康复第二步——与普通人一样做你能做的事情!
三、不要把自己的原因总是归结到重要他人身上
大凡强迫症患者独立性比较差,倾向于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环境或者重要他人,期望通过大环境或者重要他人的改变来带动自己的改变。在咨询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咨客把自己现在的问题归因到重要他人身上,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主要是父母),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认定只有他们(主要是父母)做出改变,自己才能好转,如果他们(主要指父母)不做出改变自己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好转,并据此强烈要求心理咨询师给他们父母做心理咨询调整。有时候一些持精神分析挖掘童年创伤经历的心理咨询在做问题归因时候也把咨客现在的问题完全归因到咨客重要他人身上,造成咨客走出心理咨询室就和父母争吵,我在咨询过程中遇到不少这样受持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归因影响的咨客。受此归因影响的咨客对于改变自己持消极态度,心理调整相对也比较费时费力。
确实童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影响,但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能影响我们的现在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更不能主宰我们的未来!如果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话,那么为什么同一对夫妇养育的子女长大后却各不相同,甚至有时候差异迥然。另外,如果说,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们什么我们只能接受什么,我们受制于父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有了拒绝和选择的能力,还把一切归结于父母,那么我们自己在哪里?可以这么说,无论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自己的独立性、决心、耐心、行动力是从强迫症走出来最关键的因素。强迫症康复第三步——客观归因,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四、解决问题不是陷入不良情绪
陷入心理困扰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转,特别是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咨客,他们的求助欲望和动机很强。有些人在心理咨询师协助下能够很快从心理困扰里面走出来,但是也有一些人却需要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积极关注自己,对自己的好转能及时给予自我肯定;而后者一般忽视自己症状的减轻,或者在肯定自己好转的同时,注意力更多的去关注自己不好的一面,而陷入一种不良情绪之中。
咨客:“代老师我怎么还会想那些事情呢?”、“代老师我怎么还是有强迫行为呢?”。
我:“那你感觉自己现在是比上次来的时候严重了呢还是有所减轻?”
咨客:“比上次是有所减轻”
我:“你看这不是很好吗?这不正表明你在康复吗?”
咨客:“可是那些症状还是存在啊”
........................
虽然进入我们视野的内容很多,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对自己症状的过分关注会占据我们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注意力,致使我们的视野狭小,感受不到自己积极改善的一面,更感受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与努力以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焦聚于症状,从而把自己整个生活都陷入不良情绪的笼罩中。相信自己会好并且每天都关注自己好的一面,用享受的心态去审视你的生活,去感受你生活中好的一面,强迫症就不复存在。强迫症康复第四步——避免陷入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中!
五、转移注意力作自己喜欢作能作的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这样自然就没有精力再关注于自己的症状,强迫症也就慢慢地好了。转移注意力不能刻意的转移,从某种角度来说刻意的转移注意力恰恰是一种关注,转移注意力需要一种自然的状态。只管走入自然状态,只管自然就是了,我什么也没刻意,我走入自然状态里,什么也不去执著,一月迎春,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石榴,五月蔷薇,六月荷花,每月都有花,什么花开看什么花,能看什么花看什么花。有追求但不刻意去追求,在没有刻意的自然生命过程里,处处有花开,处处有花赏,这样我们就会在自然的状态里走出心理困扰,达到尊严、自由、享受生活的美好状态!强迫症康复第五步——在自然的状态里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六、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
享受生活名为快乐,实际上没有享受,只是一种享受的心态,也并不在于一定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与状态下,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境界的去享受——你可以追求任一层面上的享受。有房有车,有多少存款,孩子是什么样的,老公老婆是什么样的,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工作是什么样的.......只要心念一动,享受的心态到了,享受就在感知中了。强迫症康复第六步——以享受的心态享受生活!
七、认同现况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强迫症患者一般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坚信只有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不容许自己有不完美。他们坚信“木桶理论”——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拼命的去加长自己比较短甚至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希望能与最长的木板比肩,强迫症的朋友这样处处追求完美,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我们可以想想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到底是我们最短的那块木板还是我们最长的那块木板?刘翔是110米跨栏王子,如果让他去说小品会是什么样子?赵本山是小品王,如果让他去跑110米跨栏,又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决定我们成就大小的只是我们最长的那块木板,加长较短的木板不如立足于我们最长的木板。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刘翔和赵本山不立足于自己擅长之处,而是去拼命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会是什么样子?过份的追求完美,反而会导致不完美;认同现况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反而可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强迫症康复第七步——立足于自己的特长,认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强迫症不是器品质性疾病,目前心理学所采用的是医学的疾病诊断模式,喜欢把心理问题命名为这个病,那个症的,这样会使很多的朋友一看到自己有所谓的相似症状就给自己贴上强迫症的标签,觉得自己得了这个病,然后拼命的找一些“证据”来印证。一旦认为自己有“病”那就要治疗,不然会更加严重的。
在潜意识里大家理所当然的都会认为“病人”是需要特殊照顾的,而且“病人”在得病期间也是不能很好的工作学习的,只有自己的病完全好了,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朋友一旦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潜意识中就会认为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然后很多不能完成的目标,没有做好的事情,很自然的就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自己有强迫症,不然我肯定会做得很好的。
在我做强迫症心理咨询以及配合韩老师做强迫症咨客心理调整过程中经常有人说,我现在就是因为强迫症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也做不好,要不是有强迫症我现在会怎么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底还是把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最终归因到自己有这个毛病上了。强迫症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潜意识里会认同为自己现在处于非正常状态,需要看病,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好多事情自己现在是不能做的,只有等自己完全好了才能好好的做事情,这种潜意识里的认知是阻碍强迫症朋友康复的第一个障碍。强迫症康复第一步——给自己去掉“病”的标签(我们没有病,只是心里有些期望有些需要没有满足,导致出现焦虑、无聊或恐惧的情绪而已)。
二、与普通人一样去做你能做的事
在我的咨客当中,有很多朋友这样问:代老师啊,我什么时候病才能好啊?我想做事情,可是现在这样子我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我好了我就可以好好去找工作了,好了我就可以去谈恋爱了,好了我就可以开始考研了等等。之所以会这样说,实际上还是觉得自己有病,认为自己只有完全康复了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才能去找工作,才能去谈恋爱,才能去考研等等。如果要坐等到完全康复了才去做这些事,那么那一天将会非常遥远的,也许你永远看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虽然不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强迫症,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对困扰强迫症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怖、抑郁等情绪都有深切体会。我自己对此也有深切体会。实际上真正困扰强迫症患者的也正是这些负面情绪。正常人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去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强迫症患者也依然可以做到。当你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生活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正常人,那些困扰你的负面情绪会自然慢慢淡化!强迫症康复第二步——与普通人一样做你能做的事情!
三、不要把自己的原因总是归结到重要他人身上
大凡强迫症患者独立性比较差,倾向于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环境或者重要他人,期望通过大环境或者重要他人的改变来带动自己的改变。在咨询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咨客把自己现在的问题归因到重要他人身上,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主要是父母),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认定只有他们(主要是父母)做出改变,自己才能好转,如果他们(主要指父母)不做出改变自己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好转,并据此强烈要求心理咨询师给他们父母做心理咨询调整。有时候一些持精神分析挖掘童年创伤经历的心理咨询在做问题归因时候也把咨客现在的问题完全归因到咨客重要他人身上,造成咨客走出心理咨询室就和父母争吵,我在咨询过程中遇到不少这样受持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归因影响的咨客。受此归因影响的咨客对于改变自己持消极态度,心理调整相对也比较费时费力。
确实童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影响,但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能影响我们的现在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更不能主宰我们的未来!如果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话,那么为什么同一对夫妇养育的子女长大后却各不相同,甚至有时候差异迥然。另外,如果说,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给我们什么我们只能接受什么,我们受制于父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有了拒绝和选择的能力,还把一切归结于父母,那么我们自己在哪里?可以这么说,无论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自己的独立性、决心、耐心、行动力是从强迫症走出来最关键的因素。强迫症康复第三步——客观归因,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四、解决问题不是陷入不良情绪
陷入心理困扰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转,特别是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咨客,他们的求助欲望和动机很强。有些人在心理咨询师协助下能够很快从心理困扰里面走出来,但是也有一些人却需要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积极关注自己,对自己的好转能及时给予自我肯定;而后者一般忽视自己症状的减轻,或者在肯定自己好转的同时,注意力更多的去关注自己不好的一面,而陷入一种不良情绪之中。
咨客:“代老师我怎么还会想那些事情呢?”、“代老师我怎么还是有强迫行为呢?”。
我:“那你感觉自己现在是比上次来的时候严重了呢还是有所减轻?”
咨客:“比上次是有所减轻”
我:“你看这不是很好吗?这不正表明你在康复吗?”
咨客:“可是那些症状还是存在啊”
........................
虽然进入我们视野的内容很多,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对自己症状的过分关注会占据我们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注意力,致使我们的视野狭小,感受不到自己积极改善的一面,更感受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与努力以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焦聚于症状,从而把自己整个生活都陷入不良情绪的笼罩中。相信自己会好并且每天都关注自己好的一面,用享受的心态去审视你的生活,去感受你生活中好的一面,强迫症就不复存在。强迫症康复第四步——避免陷入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中!
五、转移注意力作自己喜欢作能作的事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去,这样自然就没有精力再关注于自己的症状,强迫症也就慢慢地好了。转移注意力不能刻意的转移,从某种角度来说刻意的转移注意力恰恰是一种关注,转移注意力需要一种自然的状态。只管走入自然状态,只管自然就是了,我什么也没刻意,我走入自然状态里,什么也不去执著,一月迎春,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石榴,五月蔷薇,六月荷花,每月都有花,什么花开看什么花,能看什么花看什么花。有追求但不刻意去追求,在没有刻意的自然生命过程里,处处有花开,处处有花赏,这样我们就会在自然的状态里走出心理困扰,达到尊严、自由、享受生活的美好状态!强迫症康复第五步——在自然的状态里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六、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
享受生活名为快乐,实际上没有享受,只是一种享受的心态,也并不在于一定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与状态下,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境界的去享受——你可以追求任一层面上的享受。有房有车,有多少存款,孩子是什么样的,老公老婆是什么样的,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工作是什么样的.......只要心念一动,享受的心态到了,享受就在感知中了。强迫症康复第六步——以享受的心态享受生活!
七、认同现况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强迫症患者一般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并且坚信只有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不容许自己有不完美。他们坚信“木桶理论”——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拼命的去加长自己比较短甚至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希望能与最长的木板比肩,强迫症的朋友这样处处追求完美,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我们可以想想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到底是我们最短的那块木板还是我们最长的那块木板?刘翔是110米跨栏王子,如果让他去说小品会是什么样子?赵本山是小品王,如果让他去跑110米跨栏,又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决定我们成就大小的只是我们最长的那块木板,加长较短的木板不如立足于我们最长的木板。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刘翔和赵本山不立足于自己擅长之处,而是去拼命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会是什么样子?过份的追求完美,反而会导致不完美;认同现况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反而可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强迫症康复第七步——立足于自己的特长,认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简介:
韩美龄- 已帮助过104人
- 入驻年限13.0年
预约咨询私聊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