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说,他特别讨厌一个同事,工作中看这个同事特别不顺眼,不愿意跟这同事多说一句话,但是工作需要,又不得不说话。问我咋办。

通常我们看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这个人的说话做事方式,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或者格格不入,不符合世俗认为的主流的、正确的、应该有的社会行为方式,让人理解不了,甚至觉得不舒服。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带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玩累了把风筝放在长椅上休息。这时来了一位男士坐在长椅上,把风筝坐坏了。妈妈很生气,欲找男士理论。当妈妈走到男士跟前,发现男士是位盲人,怒气顿时消减大半。

是什么让妈妈消了气?理解。

之前妈妈生气,是因为不了解男士为什么会“看”到长椅上有风筝,还要坐上去,觉得这是个不正常的行为,似乎在故意侵犯自己的利益。

后来妈妈消气,是因为了解了男士行为背后的原因——他是位盲人,看不到长椅上有风筝。原来他不是故意侵犯自己的利益,他“故意”坐坏了风筝是有原因的。

了解了一个人让你生气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理解了这个人的行为,就不会看他不顺眼了。 

 

再举个例子,曾经一起学习沙盘课的同学,在摆小组沙盘的时候,先是允许了另一位同学替他摆沙盘地形,对方摆完之后自己觉得不满意,未与另一位同学商量,直接自己重新摆了个地形。起初我们都觉得他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不太恰当,似乎显得对最开始摆地形的同学不太尊重、不太礼貌。

但是经过后期小组成员的探讨,了解到,这位同学之所以重新摆地形前没跟第一个摆地形的同学打招呼,是因为他内心里有个模式,这个模式是从小的时候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就是——“反正我说了也没用”,所以就不说,直接去做。

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不是不尊重对方、也不是不懂礼貌,而是潜移默化了从小与父母互动时形成的模式,“我说什么,父母也不会同意,那就不要说了”,其实这个模式是从小受了很多伤,留下来的。以至于,长大之后,带着这个受伤的模式,与父母之外的人相处,让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行为,引起很多误解。

当我们了解了他从小的这个经历之后,不仅对他的“意见”解除了,还很心疼他从小的这个经历。

又回到我这个朋友的事情上来,他的同事这种让人“看不顺眼”的行为,背后也会有某种小时候受的“伤”的影子,他不是故意这样做,只是认为这样做自己是安全的,是最恰当的。

我给朋友的建议是,放宽自己的心量,多去包容对方,尝试体谅对方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创伤”,去理解对方的不容易,自己也会宽心不少。

同时,看对方不顺眼,一定都是对方的问题吗?

不见得,张德芬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别人是自己的镜子,与别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与自己的关系,照见了自己对自己某一方面的不满意,或者自己内心的创伤。

比如我的朋友,看同事不顺眼,觉得对方是在故意和自己作对,难为自己。其实本质上,是内心里可能有创伤,比如自卑、对自己不认可、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会看自己不顺眼,才会挑自己毛病,难为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等等。

如果我的朋友对自己是认可的,接纳的,自信的,觉得自己足够好的,就不会想到别人会对自己不满意而刁难自己,也就是,不会看到别人身上存在的类似问题。看对方不顺眼,其实是害怕别人看自己不顺眼。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外在投射。

从心理成长上来看,不会游泳的人,换个泳池还是不会游泳。

对于我的朋友来说,在这里遇到这个同事让他看不顺眼,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也会存在看另外一个人不顺眼的可能。

所以我建议他提升自己,提升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提升对自己的认可度,而不是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

因为,不会游泳的人,换个泳池还是不会游泳。

想要在哪个泳池都能游刃有余的游泳,就要先学会游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