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叫这么绕口的名字,我告诉他做心理咨询,要通过咨客的逻辑巧妙的听出内心真实的声音,因为本是咨询师的我很清楚咨客的语言表达跟他真实想表达的不完全统一,有时甚至截然不同!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A的爸爸大A经常用很粗暴的语气对待年幼无力反抗的小A,他早对爸爸的责备产生深深的恐惧感,也会偷偷模仿着,也会像画画一样把当时的图像和声音印在脑子里,多年之后,当小A长大成人开始与人交往,即使对当时的画面和声音记得并不牢固,印象中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却是固化的。当处在不利环境中,某个人使用了同样的音调或表情,就会立刻触发起小A在过去体验到的感受,他就这样带着阴影在与人交往,以为责备是正常的方式,而遭受他责备的人如果恰巧是个讨好型人格,就会更加助长小A的责备方式,虽然他也经常生气,但并找不到新的方式来沟通。“没有人会靠近那些正用手指着别人的人”但谁又知道小A的每一次责备表达的背后,需要的则是别人对他的肯定?你应该也会对这样的责备型首先投来冷漠的表情,其次是反击或躲避吧
再说说被小A责备也不会放弃他的女朋友小B吧——讨好型人格。你说她贤惠、谦让、不争不抢吧倒也对,但她一再忍耐别人飞扬跋扈的态度是否太践踏自己的尊严了呢?对于别人的评价,这恰恰是她想要的呀,讨好型人格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太多了,而自己没有主心骨,因为她对自己并不认同,这认同感想通过外界来获得,可一百个人有一百张嘴,哪是件件能办到,人人称心如意呢?所以讨好型人格活得很累,你在她委屈的字眼间甚至能听到她以此为食的窃喜,但当你提到帮助她的办法,她又不愿意你拉她一把,最后就绕着过去的固有模式不断循环着让她疲惫不堪的“马拉松”,跟她交往的人也感到很累,甚至会激活责备的态度,但谁又知道小B只是缺少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只要激活了自我欣赏的板块,获得一点点成就感或自尊感,讨好别人~哼~想得美!但我们往往在听到对方委屈的时候就被沉重的下拉感拖垮,因为你并不知道如何帮助她,“这样的渣男你留着过年呀?”通常也是说给像小B 这样千千万万的讨好型少女听的,说再多遍,听不进去的
有时候咨询做的久了,会发现些规律,就是听声不听音,有另一条有规则的轨道会向我传达他真正要跟我说的话。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