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少年的学习问题是大部分家庭里的第二大核心议题。有人说,那第一议题是什么呢?第一议题自然是家庭的收入问题,父母的工作问题。既然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排在了第二位,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孩子12岁之前最需要父母关注、陪伴学习的时候,父母不在位,忙于工作,忙于生计,就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心理发展埋下隐患。

有些家长来访时经常会说,孩子小学很优秀,自从上了初中或高中就变得拖拉了,脾气越来越差,说不上两句话就吵架,气急了还摔东西、打自己。有些家长会说,孩子不爱说话,你跟他说什么,他就嗯嗯两句,放学就窝在屋子里不出来,也不跟我们说话,喜欢玩手机。还有的家长说,他做不住,做作业跟要命一样,写5分钟玩5分钟。还有的家长说看着孩子这样抑郁,焦虑,我很心疼,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帮助他。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成绩很差,要么是对现有成绩不满意。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他们不喜欢成绩好吗?他们不想跟人说话吗?他们不喜欢开心上学吗?答案是都想,但是他们实在是已经做不到了。但凡是能做的,孩子都会去做的,不要低估孩子的雄心和志向,也不要低估孩子对父母的爱。孩子在谈到与父母的关系时,常说的话都是我爸妈让我去做的,所以我会努力去做。听到这句话,父母会作何感想?除了感动心疼还是感动心疼。

孩子在学校过得不开心,不愿意去上学后,有的孩子就呆在家里彻底不去了,有的孩子会经常请假,但是经常请假的话,学校会建议休学调整。当孩子出现不想去上学的苗头后,家长反应也是各种各样。有的反应迅速,高度重视,积极向外求助,同时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一般这样的预后都很好,孩子都能顺利地回归学校,回归集体。厌学这段时间成为孩子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孩子在这段经历中也会成长成熟很多。也有的家长在解决孩子厌学问题上拖拉,选择方法错误,导致孩子对上学越来越排斥,有的甚至会彻底离开学校,人生轨迹变了一个方向。

我的经验告诉我,厌学的孩子普遍上存在这样一些心理:

第一,不能积极应对挫折。一旦学习上有了难题,听不懂,成绩下滑或是偏低,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受挫,否定自己,陷入低迷的情绪,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

第二,在团体中没有归属感。青少年对团体的归属感需求很强,都希望自己在班级中是个闪光点,被同学、老师关注和喜欢。但是,有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在交往中容易遇到困难,使他们感到在班级里不被重视,孤单无伴。

第三,长期的情绪不良。由于家庭父母关系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打骂、忽视、管制等,孩子长期闷闷不乐,低落自卑,心灵压抑,对上学没有太多的动力,有的甚至没有活着的乐趣。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后,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一,评估孩子厌学的严重程度。孩子会给家长提供信号,直接或间接告诉家长他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有的孩子会偶尔暗示父母,今天我不想去上学。这就是信号。如果孩子直接跟父母说:我不去上学,我要请假。这就表示已经很严重了。如果请假几天后,孩子说:我不想去上学。这就是更加严重了,说明他对自己上学已经没信心了,想要逃离学校。

第二,明白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愿不愿意真心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家长的真心孩子看得见,家长的抱怨孩子也知道。停止对孩子讲道理,道理孩子都懂。孩子缺少的不是道理,而是内心的动力和自信。

第三,愿意帮助孩子的话,就去行动。孩子厌学,最忌讳的就是拖拉。不上学的日子越多,孩子越是不愿意去上学,上学的压力越大。

家长行动起来,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核心原则是尽力避免做无效的事情。无效的努力让孩子感到家里已经在努力了,但是没有效果,我还是不能去上学,也许确实没有办法去上学了。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有效的努力?当然,咨询一定是有效的努力,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有效的努力。孩子的青春容不得耽误和试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