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塑造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一个女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她很漂亮,外表十分靓丽,但是和她的交流中,她对自己的描述却是“十分普通”“没什么吸引力”,原来在她小时候,牙齿非常不整齐,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带着牙套帮助矫正。同学们一直以“钢牙妹”的绰号称呼她。虽然现今牙套已经丢弃多年,可是她仍然觉得自己很丑,别人的赞美她觉得只是安慰话而已,她说她知道自己“真正的样子”。
我们到底是什么?自我是指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有个究极问题“你是谁?”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需要罗列一张清单,这张清单上可能会有“高矮胖瘦、快乐、悲伤、友善、害羞、聪明、愚蠢、父母、妻子、丈夫、孩子、健康的、超胖的、普通的、卓越的、有天分的、职业等等,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定义自己的方式,来尽可能的描述“真正的我”。那么这些描述是哪里来的呢?
过去的信息 过去的失败经历并不意味着在未来还会发生,也不代表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失败,但是我们就是会深信不已。比如当一个学生从被父母肯定过成绩的进步,他就会失去对学习的期待。一个恋爱屡屡挫败的男生,会失去追逐梦中女神的勇气。一个想获得父母关注屡屡碰壁的孩子会放弃对自己的爱。
实证研究证实了我们的的一个常识:当我们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要比我们心情好时对自己更挑剔。尽管我们所有人都会偶尔经历一阵自我怀疑并因此影响我们的沟通,但有一些人长期乃至永久的经受着过度的自我怀疑之苦。
歪曲的反馈 歪曲的信息会创造出比实际更好或者更糟的自我形象。负面自我形象的一般形成来自父母的过度批评,伙伴们的刻薄言论,老师的漫不经心,老板的过度要求,甚至还有一些陌生人奇奇怪怪的言论。例如一个已婚女士,长期饱受着丈夫的言语和肢体的各种方式的不公对待,却没有做出反抗,一直委曲求全,原因是因为结婚的时候,她不是处女,她觉得愧对丈夫,这是她应得的惩罚。她父母一直灌输的思想就是只有身体纯洁的人才能获得幸福,放浪的人就会遭到报应。 而另一种歪曲的反馈造成的是不切实际的正面自我形象,例如一个自我膨胀的孩子很可能有一对过度溺爱的父母。一个自认擅长管理的上司,很可能是下属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而使用的谄媚的沟通方式,表达了大量不真实的赞美。
社会的期待 社会传达的沟通信息同样十分重要。表达自我为骄傲,一直是个体主义为主的西方社会主流思想,而保持人际关系则是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亚洲社会基础,表达真实的自我很久以来都是亚洲社会的边缘思想。例如社会会大肆宣扬拥有(或假装拥有)大量资源财富的人,却谦虚的轻描淡写这一切的人。而诚实的欣赏自己优点的人被打上吹嘘者、自高自大者、装X者的标签,并把他们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归为一类。这种社会期待会让我们大部分人更多的聚焦于自己的缺点,不敢正视自己的优点。
渐渐的我们开始相信贬低自己的言论被视为谦虚的,并成为“我”的一部分,而优点却被放之脑后甚至是遗忘。最后我们对于自己的看法将会比真实的自己糟糕很多,因此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缺点,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小技巧:每周记录分享自己的三个优点,不一定要重大功绩,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和自豪就足够了,实在想不出来就问问自己这段时间有哪些成长,他人欣赏你的特质可能是什么?——不断练习会强化对于正向自我的探寻)
有的时候我们会抗拒认识“真实的我”。这一现象如今在网络沟通中极为常见,网络社交对于自我探寻的负面作用之一偏离。例如一个内心喜欢平静祥和、独处自得,但是周围的人却喜欢她活力四射、精致典雅的朋友圈人设,这使得她需要不断花精力去维持别人心中的形象,打压自己内心的真实自我。久而久之,自己也不愿打压他人喜欢的形象,竭力去维系,反驳任何不同声音,包括自己。这样过分的印象管理使得“真实自我”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远。
也许我们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一定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