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温暖的抱抱》火了,男主角鲍抱事无巨细都要求严丝合缝的行为,即使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也可以轻易诊断出——强迫症。关于强迫,人人都可以说上两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了。当我们面对电影中那些有趣的情节哄堂大笑时,却不知道,除了搞笑,强迫症还有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事实上,对于患者本身来说,它很折磨人,也很残酷。
那么,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强迫症的科学定义。强迫症,又称强迫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发病率约为2%到3%。世界卫生组织致残疾病排行榜中强迫症位列第10,足以见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之大。同时,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患者一般要患病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开始寻求帮助。
正如这个疾病的名称一样,它的核心症状就是患者的观念是强迫性的、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头脑中,无法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想停但停不下来。停不下来是有客观原因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强迫症,我们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方面来解释为什么停不下来。
强迫行为是在强迫思维的驱动下产生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但是借助行为缓解焦虑实际上是饮鸩止渴,因为强迫思维本来就是非理性的,根本不会发生的,但是一旦转化成强迫行为,就会让他们觉得强迫思维很有必要。
比如担心自己患艾滋病的患者,即使不检查纸巾,也不会染上艾滋病,但是检查纸巾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必要的。这样,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之间,互为因果,不断强化,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根据调查,人类的大脑每天可产生4000多个想法,这些“侵入性想法”大多为非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我们也不会当真,转身就忘了,但是一旦不能忘,被其中某些想法困住,反复思量,无法摆脱,那就有强迫的危险,因为它们正是强迫思维的来源。
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无法停下来?
在我们尝试让思维停下来的过程中,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设法转移注意力,一个是有意识地监控不要去想某事。然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非常耗费意志力的过程,通常坚持不了多久,而且极易引起反弹,越压抑反而出现的越多。最有力地证据就是著名的白熊实验:当被试者们被告知“不要让你的脑中出现一只白熊”时,脑中白熊的影像反而更加清晰了。
那么强迫行为为什么无法停下来呢?有些强迫行为与强迫思维相关,而有些并无直接关联,这样的强迫行为大多源于担心,比如:我刚才到底有没有关好门呢?有了担心就会通过检查的行为去求证,越是反复检查,这个场景就会变得越来越熟悉。
然而,大脑的记忆特点导致,大脑在记忆熟悉场景的时候,就懒得去关注场景的物理细节了。于是,再担心,再求证,反复担心,反复求证。
那么,对于大众来说,该如何直面强迫症呢?
首先,提高公众对强迫症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迫症是一种执念,把患者对一件事情执着坚持的精神当作是一种优势,只不过用错了地方而已。持这种观点的人,将音乐家对音乐的痴狂,情人对所爱之人孤注一掷的付出,也视作强迫倾向。
但我们要认识到,强迫症并不是一般的执念,更不是人格优势。把一般意义上的执念,和临床意义上的强迫症相混淆,实际上是忽略了强迫症带来的可怕后果。只有强迫症患者本身最清楚,强迫症带给他们的到底是坚持不懈的荣耀,还是无法停止的噩梦。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对于家人来说,应该避免卷入强迫行为。虽然,强迫症是患者自己的地狱,通常不会波及周围的人。但是,有时候强迫症实际上也会给家人带来困扰。调查显示,未成年强迫症患者的家人,多数都被卷入了患者的强迫行为中,而成年患者的家人至少有一半以上受到牵连。有的反复向患者保证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或者,既然患者担心门没有锁好,那就自己去锁。服从患者的意愿,反复保证,其实是有害的,因为这会让强迫症状继续维持。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对于患者的强迫要求要善意而坚定的拒绝,或者在表明立场之后不予理睬,不指责,也不包容;
第二,鼓励患者尽早就医,强迫症通常很难自愈,而且,患病时间越长危害越大,也更难治疗。
对于患者本身来说,应该直面自己的问题,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帮助。即使强迫思维仍然无法彻底停下来,但是至少不会再继续用错误的方法跟随这些想法斗争。目前,认知行为疗法被证明有效,药物治疗也可为大部分患者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如何面对强迫症这个问题上,家人、公众和患者自己,人人有责,直面强迫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是,主动寻求改变,改变也近在眼前。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