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久别的同学,现在她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的大儿子已经7岁,准备今年夏天的时候去上小学,小女儿也业已5岁,现在幼儿园的中班。在我看来两个孩子都很聪明活泼,可是她却左一句儿子太皮,经常惹事。小女儿太腼腆,不肯叫人,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却勾起了我职业的敏感。        问了两个孩子的表现,儿子从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就很淘气,喜欢玩闹,在家里经常被骂。可是现在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淘气了,说起来她也是一脸的无奈。女儿倒是很安静,就是过于腼腆,见到陌生人从不说话。——
    说道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记得我妈妈把我介绍给别人的时候,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我应该叫对方什么的时候,妈妈就又加上了一句:“这孩子,太腼腆,不知道叫人。”我也就心安理得的不再想要开口叫人了,慢慢的这句话就像一个符咒一样,影响了我很多年,曾几何时我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腼腆的人,是一个不敢说话的人。
    纵观我上过的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会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淘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完全同意这个理论,如果我妈妈当时知道,我想妈妈不会强调我是一个腼腆的孩子。
        现在又再次看到这样的母亲,我不禁莞尔。
        这样的母亲不单单是我的妈妈,我的同学,在我所接触的很多母亲里,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在我的工作室,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我家的老大让我最头疼,最小的让我最放心。”
        “小强天生爱欺负人。”
        “娟娟是个受气包,每个人都想从她身上得到好处。”
    “小龙是家里的律师,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独到的看法。”
    “小琴是个采购员,她经常自己去买东西,不让我操心。”
        “我真不知道怎么喂小鱼,她哪么能挑食。”
        “给明明买什么玩具都是浪费钱,他玩什么玩具都要弄坏。这孩子简直就是破坏狂。”
    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几年来从各种个样的家庭问题中,我意识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例如。一天早上,小文对给哥哥说:“把眼镜递给我。”
        哥哥说:“自己去拿,不要总想指挥人。”
    接着她找妈妈:“帮我梳梳头,别让头发打结。”
    妈妈说:“小文你又指挥人。”
    再接下来,她对爸爸说:“别说话了,我看电视呢?”
        爸爸说:“听,又在发号施令。”
        渐渐的,孩子被分配到“爱发号施令”的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这个角色当中去,如果每个人都说小文是个“爱发号施令”的人,她就不得不这样去做了。
        孩子就在我们的语言和期望中变成了现在我们口中的问题儿童了。
        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调皮,你可以称赞他的运动细胞,而不是说他太顽皮。
        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腼腆,你可以鼓励他多说话。
        总之,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跟你对孩子的期望和评价有很大关系。
        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作者简介:

张伟
  • 已帮助过113人
  • 入驻年限13年

预约咨询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