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是由外界事件的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内在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以往应对事情的态度模式决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有选择权的。我们既可以选择看到它的积极正向面,也可以选择看到它的消极阴暗面。至于要选哪一面,要看我们潜意识的需要、兴趣和习惯。


如果一个人,是个乐天派,习惯于看事情的积极面,那么对待这一件事情,他也很容易往积极面去看。

如果一个人,是个悲观派,习惯于看事情的消极面,那么对待这一件事情,他也很容易往消极面去看。

举个例子。小张和小王,都想报考郑教授的研究生。有一天,两人下课遇到郑教授并主动打招呼,郑教授未予回应(其实当时郑教授没有看到小张和小王)。乐天派的小张觉得,教授可能走路的时候在思考问题,所以没看到我跟他打招呼,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悲观派的小王想,哎呀,跟教授打招呼他不理我,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我还想报考他的研究生呢,看来不行了,他不喜欢我,应该不会录取我的,我还是换个老师吧。

就这样一个认知,改变了小王的一个选择。不能报考心仪教授的研究生,对他来说是件遗憾的事。而这个遗憾,仅仅是小王的主观理解,一念之差,错失机遇。


所以,有时候,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就像小王,他以为教授不喜欢他,实际上只是教授没看见他打招呼而已。正因为小王的内心里,有一些负面的信念,支撑着他,言谈举止中会表现出一种负面思维的模式,决定了他接人待物时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带给自己的负面感受。


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感到自己心里不舒服,或者有挫败感,有被伤害的感觉的时候,就要觉察一下,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你?你给哪些负面信念注入了关注的能量,让它时不时的出来给你的心情捣乱?

觉察之后,去改写这个信念,解构这个模式,就可以从负面信念中跳出来。

跳出负面思维看一看,原来,外面的世界也挺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