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进入咨询室的来访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办?
他们通常是遇到了现实中的困难——走不出来的情绪,困扰身体的症状,令人焦头烂额的人际关系……他们期待从咨询师这里求得到一味“仙丹”,让自己尽快从痛苦中解脱。
每当我问“你想用多久达到目标”时,答案总是如出一辙:越快越好。
如此迫切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做不到。
人心复杂,完全不是一些警世名言或是几个万用小妙招就能达成改变的。成年人已经习惯了用数不清的防御方式来抗拒痛苦,而这些厚厚的外壳又怎么可能靠几次心理咨询就会破除呢?
人们总是误以为现在的生活一团糟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所以试图通过寻找“正确”去矫正现在的“不正确”。可是,就如电影台词所说:我们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确定感对人类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人们喜欢任何确定的东西,与对错无关。一切像尺子一样的东西——外在的尺度、世俗的标准,都会吸引人们去对号入座,因为那是确定的。很多时候人们痛苦的来源可以归结为:我想要有个答案,可我得不到。
不确定性带来焦虑,持续的焦虑引发痛苦,最终会在慌不择路时蒙住自己的双眼,把主动权交给别人,想用一个答案来安慰自己。这也是很多人走进咨询室的原因。
当然,求助并不可耻,在感觉到痛苦、无能为力的时候,求助于他人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能力。
02
那么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到底能得到什么?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咨询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咨询的初期,作为来访者的我们,需要习惯一个新的交谈方式——多数时候由我们主动讲述;而咨询师,更多的是耐心倾听,偶尔会给出回应和提问。不可避免的是咨询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沉默,可能很短,也可能持续一整节,这都是正常的。
在咨询关系建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这个过程不同于朋友之间的聊天,我们可以不必去照顾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只谈自己。
这种好的感觉并不会一直保持,有时候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不耐受,也会有比较强烈的负面情绪出现,我们对咨询师感到失望、生气,就像我们曾经在别人身上经历过的一样。
但这不表示我们要马上结束咨询,它们恰好是可以探索的信号,如果能跟咨询师说出这些感受,一起去讨论它们,通常会收获到不同于以往的新经验,增加对自己的理解,毕竟我们在社交场合下很少有机会可以跟对方不加掩饰地讨论自己的感受。
长程的心理动力性咨询通常是每周一次,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会保持更高的频率,也许持续2年、5年或是更久。
心理咨询到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呢?
这通常由来访者来决定,直到觉得不再需要咨询了,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有时也可能会由咨询师提出,觉得来访者已经能很好的应对生活了。
而结束也需要讨论,关于分离,关于丧失,这些都非常有意义。根据咨询周期的长短,它可能需要几次咨询或更久,甚至可能持续半年以上。
03
短程的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情绪的痛苦,或者是改善由此引发的躯体症状;而长程的咨询则是让人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人会慢慢接受世界的真实性,了解到它并不是由他人掌握,也能更多的理解和接纳自己,随之带来的是更加自由的表达,体验到细节丰满的人生。
心智变得成熟的人依然会感受到痛苦,却不会身陷其中,因为已经接纳了自己,并且学会了善待自己。在痛苦中,也许可以同时体验到其它感觉,感受到成长的蜕变,就像是更加灵敏的舌头,能够细细尝出五味。
接受心理咨询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旅程,它会打开一个未曾抵达过的世界,而心理咨询师只是一个陪同一起探险的人。没人能预知它的终点,除了你自己。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