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考试和做作业时的马虎,是一个让人头疼又很难去掉的毛病。马虎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的程度很不相同。粗枝大叶的学生严重,细致认真的学生较轻,有人认为是性格决定的。一般孩子在小时候马虎的问题严重,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会逐渐好一些。性格决定马虎只是个表面现象,实质的原因是注意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决定了马虎的存在。所以,马虎是一个心理问题和逻辑思维问题。根据经验我发现,马虎的成因大致有以下三个。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导致的马虎,在低年级学生中较为普遍,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就长,马虎出现的次数就多。注意力不集中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容易因外界的偶然刺激或变动,被动地转移了注意力。另一个是大脑疲惫,用于思考的能量不够。还有各种类型的强迫思维,各种想法不断闪现,思考不能专注于某一个问题,联想和回忆不断地把思想引向歧途,远离思维的中心目标。

     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注意力是开启思维的门户。注意力集中,思维的门户就大开,通过这个大门的信息就多,并不受阻。相反,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就不能进入思维过程,或信息不能全部进入思维过程,导致思维出错。这种马虎就是我们说的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

      注意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只有练习提高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发展智力,克服马虎。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除了主观努力外,还要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新鲜感。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强,注意力就强,思维过程就顺畅高效。所以,老师讲授知识时增强趣味性和新鲜感是让学生克服马虎的重要方法。

         存在思维定势

     当学生看到一个问题或现象时,会联想到和以往见过的某个问题差不多。在没有区分异同的情况下,不假思索的认为这和那个熟悉的事物是一样的,这就是定势思维的误区。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我们由已知事物的经验推及未知事物时,不要盲目类比,要正确定位,找出异同,这样才不致出错。许多考试题的设置,就是考察学生对同类事物的区分度,间接上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纠正定势思维和经验的不合理迁移,抓住事物本质,是克服这类马虎的关键。

    有跳跃性思维

 数学计算题的分步计算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当学生有意无意地省掉其中一些步骤时,就很容易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反过来,严格按逻辑思维推理的结果,就不易出错。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不会省掉哪怕最简单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是逻辑链上的一环,去掉一个,链子就断掉了。思维过程也一样,我们只有做细心人,不抄近路,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程序,从上一步推及下一步,就不会出错

导致出现跳跃性思维,除了图快图省力的原因,还可能因为问题较熟悉,预先设置了结果,省掉了推理过程的中间环节的原因。所以,做学生一定要认真踏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这样做该类马虎是可以避免的。

四,有心理或精神类疾病。

    抑郁,焦虑,强迫,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等诸多问题,会影响到人的注意力,导致马虎,并进一步影响学习效果。反过来马虎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它可能是心理精神疾病的信号,需要及时发现并治疗。

以上所述,我们会发现,克服马虎并不是一道越不过的高墙,只是我们的思维出现了小小的差错。与性格,智商的关系不大。这里面除了科学用脑,理顺生活矛盾,注意心理卫生外,就是我们在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当我们克服了马虎,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时,我们的思维能力就上升到一个相对严密的较高层次,这会让我们终生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