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摄影创作者鹿道森在皮皮时光机上留下一封遗书后便告别了人世,这个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的确非常的令人惋惜。鹿道森的遗书中写满了自己的孤独与悲伤,而曾经缺爱的童年与漫长的校园霸凌生活,似乎早早的便为今天这一切埋下了伏笔。

校园霸凌,一直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欺负,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发生在孩子之间的问题,大人本来就不太方便直接插手,另一方面,相较于各种影视剧中极端的霸凌行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种比较隐蔽的霸凌,比如排挤、孤立、嘲笑、故意让其出丑等,更容易被模糊为孩子不懂事的表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为孩子间接的提供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关于校园霸凌者与被霸凌者,我们会发现,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似乎总是欺负着别人,而被欺负的孩子似乎也总是在被欺负,所以霸凌与被霸凌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种持续性的人格特制。霸凌者通常展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够为他人找想,而被霸凌者通常比较怯懦内向,隐忍迎合,善于牺牲自己。表面上看起来两者似乎截然相反,但实际上却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缺乏自我价值感。

在严厉的打骂式教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常常面临着父母的指责,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这对孩子来说当然是一种伤害,于是在和同辈的相处过程中,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便会通过投射的方式将自我价值感缺乏投射到其他的同学身上,通过从权威父母身上习得的指责攻击等方式去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比如电影《新警察故事》里的阿祖,从小到大都遭受着总警司父亲的毒打,被骂废物,于是长大之后,他便拿着军火霸凌了整栋商业大楼,无比的凶狠强悍,但到最后父亲放下自己的身份,不顾一切奔向他时,他却哭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所作的这一切,看似是仇恨父亲,要推翻体制,但实际上不过是希望得到父亲的爱与认可。

而对于被霸凌者而言,孩子的父母可能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度保护,比如总是觉得孩子身体虚弱,所以需要更多的呵护等,这似乎是父母非常爱孩子的表现,但同时也将“你是虚弱的,是不如其他孩子的,是需要被保护的”这种观念传递给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同样也会缺乏自我价值感,同时认为,虚弱可以使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关注,那么在同辈的相处当中,为了获得认同和价值感,自己便会显得比一般小朋友柔弱、易碎、需要被别人捧着,那么当然也就容易成为被孤立和霸凌的对象。

所以当孩子被霸凌或霸凌别人时,并不是教育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别人”或是“别人欺负你,你要打回去。”就能解决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去协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变得自信了,那么他人的嘲笑或孤立或许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时自己也就没有嘲笑和孤立他人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