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常州一位当街殴打自己母亲的15岁女孩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是女孩想要换手机,自己攒了4000元,和妈妈协商后,妈妈承诺赞助她2000元,但母女两人来到了手机店后,手机店的舅舅告诉了孩子的母亲,旧手机修一修还能用,因此母亲改变了想法,不再愿意给孩子买新手机,同时要求孩子将自己攒下的4000元一并上缴,这样的决定孩子当然不愿意,所以母女双方便产生了矛盾,母亲对女孩的当街训斥很快引来了群众的围观,可是这位母亲并没有要走的打算,她似乎认为大家是她教育女儿的好帮手,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女孩的情绪也逐渐失控,最后便呈现了网上视频中那个边歇斯底里的冲母亲喊着“走啊,走啊”边不断拍打母亲头盔的崩溃形象。

对于这个事件,有的人认为错在女儿,还有的认为错在母亲,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两种观点似乎都无可厚非,但在这种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亲密关系中,一定要分出个对错或许并不是双方的本意,所以视频里母亲与女儿沟通中的障碍或许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女孩从一开始能够买手机的开心到最后的崩溃显然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第一个转折点,便在于母亲听完舅舅的话后准备反悔,从母亲的角度来说非常好理解,既然旧的能用,那么旧没必要买新的,不如把这笔钱花到其他该花的地方,但从女儿的角度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买不买手机的问题,也是母亲对自己的失信,试想如果一个人失信于他人,但没有商量,没有道歉,而是用一种极为强势的方式去命令对方向新的安排妥协,那么换做是谁或许都难以接受,所以可想而知,女孩当时一定很愤怒,另一方面,母亲是听完舅舅的话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从现实层面来说,舅舅或许也只是实话实说,希望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助到她们,但如果母亲在表达如上面的猜想一般是强硬且不顾及女孩感受的,那么女孩或许还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产生一种自己的愿望好像还没有舅舅的一句话重要的想法,也就进一步的加强了女孩心中的愤怒感。这其实是一种一方在讲现实,一方在讲情感的沟通错位所导致的,就像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用自己的母语交流一样。

第二个转折点便是母亲要求女孩将自己的钱上缴,没收女孩的积蓄当然是希望女孩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不要乱花钱,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被女孩激起的愤怒,和对女孩的不信任,从这里开始,由于双方都积攒着怒火,所以问题便从沟通错位上升到了互相攻击的层面。随着矛盾愈演愈烈,母亲为了战胜女儿,逼女儿屈从,找来了群众作为帮手,从道德的至高点谴责女儿,让女儿丧失了最后的尊严,女儿也在重压之下也将自己的怒火转化成肢体暴力发泄在了母亲的身上。

很难想象一个为了换手机会自己攒下4000元,为家庭分忧的好孩子会对自己的母亲大打出手,也很难想象一个为了让孩子能用上更好手机,补贴孩子的好母亲最后竟让自己的孩子沦为众矢之的。与他人沟通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如果能够在沟通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并将自己换位思考的感受运用到和对方的沟通当中,或许会让我们避免更多的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