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亿万观众眼巴巴地等待着赵本山新小品的时候,小沈阳的出现,无疑是今年春节晚会的一大亮点。——
晚会之后“小沈阳”的迅速变化和发展,更让人感觉“奇迹”连连,目不暇接。
首先,有关“小沈阳”的消息和报道,如雨后春笋,频频出现。今天在“百度”上试着搜索了一下,有关他的条款,已达到大约4,360,000篇,而且不排除继续增长的可能;
其次,“小沈阳”的身价一夜暴涨,有报道说,他的出场价已经由原来的500元,一跃而长成30万;
昨天,更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小沈阳春晚一炮走红 买百万别墅接父母同住”……
诸如此类的报道,集中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小沈阳”红了!不光是红了春节晚会,而且是红遍了大半个中国……
“独具慧眼”的人站出来了。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小沈阳”的出现,并不代表先进的文化;他的表演,没有任何的思想意义,完全靠着搞怪,搞笑,俏皮话,风凉话等粗俗内容哗众取宠,反映了当前中国文化的低俗和悲哀!
“小沈阳”为什么这样红?里面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吗?他的走红究竟折射出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一、娱乐心理。
应该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的确是一个能吸引亿万观众眼球的巨大平台。
不管大家对它的态度如何不同,褒贬如何不一,到了除夕之夜,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要围坐在电视机前,仔细地观看晚会表演的各个节目。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人们的心情是松弛的,是轻快的,尽管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平时可能从事着非常严肃、庄重的工作,可是在此时此刻,大家全都会换了另一种心情和表情,看着舞台(或屏幕)上或认真或搞笑的各种表演。
谁会在这个时候,去和一个晚会上的文艺节目执着较劲呢?周围的人都在哄笑,在鼓掌,在叫好,那种气氛,那种心态,那种导向,使大众的娱乐精神和心态得到了共同的表现和发泄渠道。
何况,小沈阳“穿跑偏了”的“苏格兰风格”的奇异造型、煞有其事的“人生感悟”、惟妙惟肖的“模仿秀”歌唱……,确实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感觉和惊喜。
所以,“小沈阳”的出现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迎合了春节晚会上大众娱乐的需求和心理。
二、平和心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逐渐变得内涵纯粹和单一。
有些演员已经公开嘲笑观众要在文艺演出中寻找“思想性、教育性”的想法和行为。
没有领导阶层的正式通知,不少演职人员自己就给自己“减负”了:要受教育找别人去,我只负责幽默和搞笑。
还能继续在眼下的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寻找为数众多的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先进文化”和优秀作品吗?——太困难了!
明知道已经不太可能,就“退而求其次”吧。
于是,领导不再强调文艺作品一定要格调高雅、陶冶情操;观众也不再指望在观看文艺表演时满足“受教育”的期待和渴望。
“小沈阳”的小品,充分体现出喜剧小品的各种元素,只要不谈高深的“思想性”,他的表演的确能让人们眼前一亮,充满逗趣的话语传来,笑声自然也就如潮而起。
三、宽容心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文艺表演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在每年的春节晚会上,文艺形式也是种类繁多。
有舞蹈,有音乐,有杂技,有唱歌……,几个小时下来,它们占用的时间并不比小品少很多,可是它们的流传和影响“明显干不过小品”(黄宏语),为什么?
因为话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真正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听音乐,得专心和用心;看舞蹈,得专业和懂行;观杂技,得专注和认真……,只有看小品,最惬意和轻松。
一段简单的故事情节,三两个身份明确的故事人物(他们还有一些非常夸张搞笑的人物造型),然后,就是大量引人发笑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如此构成的喜剧小品,只要能看见和听见他们的表演和对话,谁不咧开嘴巴,哈哈一笑呢?
即使没有“小沈阳”,也会有更多的和“小沈阳”一样的喜剧演员占据“春晚”这个宝贵的时间和舞台。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强烈意志,而是一种大众化“市场”的需求。
我个人的看法是:对眼下所出现的“小沈阳”热,根本不必过度紧张;既然代表不了“先进文化”,那他的表演和受欢迎程度就必定会有暂时性和局限性。
(当初“赵本山现象”出现的时候,曾经也有过许多激烈的争论;现在赵本山似乎快到了“归隐江湖”的时候,社会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和即将消失而有什么明显的损失。)
晚会之后“小沈阳”的迅速变化和发展,更让人感觉“奇迹”连连,目不暇接。
首先,有关“小沈阳”的消息和报道,如雨后春笋,频频出现。今天在“百度”上试着搜索了一下,有关他的条款,已达到大约4,360,000篇,而且不排除继续增长的可能;
其次,“小沈阳”的身价一夜暴涨,有报道说,他的出场价已经由原来的500元,一跃而长成30万;
昨天,更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小沈阳春晚一炮走红 买百万别墅接父母同住”……
诸如此类的报道,集中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小沈阳”红了!不光是红了春节晚会,而且是红遍了大半个中国……
“独具慧眼”的人站出来了。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小沈阳”的出现,并不代表先进的文化;他的表演,没有任何的思想意义,完全靠着搞怪,搞笑,俏皮话,风凉话等粗俗内容哗众取宠,反映了当前中国文化的低俗和悲哀!
“小沈阳”为什么这样红?里面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吗?他的走红究竟折射出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一、娱乐心理。
应该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的确是一个能吸引亿万观众眼球的巨大平台。
不管大家对它的态度如何不同,褒贬如何不一,到了除夕之夜,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要围坐在电视机前,仔细地观看晚会表演的各个节目。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人们的心情是松弛的,是轻快的,尽管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平时可能从事着非常严肃、庄重的工作,可是在此时此刻,大家全都会换了另一种心情和表情,看着舞台(或屏幕)上或认真或搞笑的各种表演。
谁会在这个时候,去和一个晚会上的文艺节目执着较劲呢?周围的人都在哄笑,在鼓掌,在叫好,那种气氛,那种心态,那种导向,使大众的娱乐精神和心态得到了共同的表现和发泄渠道。
何况,小沈阳“穿跑偏了”的“苏格兰风格”的奇异造型、煞有其事的“人生感悟”、惟妙惟肖的“模仿秀”歌唱……,确实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感觉和惊喜。
所以,“小沈阳”的出现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迎合了春节晚会上大众娱乐的需求和心理。
二、平和心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逐渐变得内涵纯粹和单一。
有些演员已经公开嘲笑观众要在文艺演出中寻找“思想性、教育性”的想法和行为。
没有领导阶层的正式通知,不少演职人员自己就给自己“减负”了:要受教育找别人去,我只负责幽默和搞笑。
还能继续在眼下的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中,寻找为数众多的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先进文化”和优秀作品吗?——太困难了!
明知道已经不太可能,就“退而求其次”吧。
于是,领导不再强调文艺作品一定要格调高雅、陶冶情操;观众也不再指望在观看文艺表演时满足“受教育”的期待和渴望。
“小沈阳”的小品,充分体现出喜剧小品的各种元素,只要不谈高深的“思想性”,他的表演的确能让人们眼前一亮,充满逗趣的话语传来,笑声自然也就如潮而起。
三、宽容心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文艺表演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在每年的春节晚会上,文艺形式也是种类繁多。
有舞蹈,有音乐,有杂技,有唱歌……,几个小时下来,它们占用的时间并不比小品少很多,可是它们的流传和影响“明显干不过小品”(黄宏语),为什么?
因为话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真正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听音乐,得专心和用心;看舞蹈,得专业和懂行;观杂技,得专注和认真……,只有看小品,最惬意和轻松。
一段简单的故事情节,三两个身份明确的故事人物(他们还有一些非常夸张搞笑的人物造型),然后,就是大量引人发笑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如此构成的喜剧小品,只要能看见和听见他们的表演和对话,谁不咧开嘴巴,哈哈一笑呢?
即使没有“小沈阳”,也会有更多的和“小沈阳”一样的喜剧演员占据“春晚”这个宝贵的时间和舞台。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强烈意志,而是一种大众化“市场”的需求。
我个人的看法是:对眼下所出现的“小沈阳”热,根本不必过度紧张;既然代表不了“先进文化”,那他的表演和受欢迎程度就必定会有暂时性和局限性。
(当初“赵本山现象”出现的时候,曾经也有过许多激烈的争论;现在赵本山似乎快到了“归隐江湖”的时候,社会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和即将消失而有什么明显的损失。)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