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爸妈爱我,我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我活在压抑中,这种压抑感最初是家庭带来的。”“我感觉我是为我父母活的,我没有自己。”这是你内心的声音吗?
70、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父母是50 、60年代。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人的发展,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那个年代的人在寻求着温饱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主,而归属与爱、尊重的需求还处于从属位置。
我们也能够知道,70、 80年代出生的人很难在家庭中感觉到他们父母给予的爱,因为他们的父母可能也不太会爱人,但那个时候的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爱并没有十分需求,所以他们在家庭中很少感受爱,也不太会表达爱,但问题来了,70、 80后的人他们的孩子是95后是00后,对于95 、00后,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他们更寻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这样一来,70 、80后的父母便犯难了。
“我小时候要有这条件,我现在早就上名牌大学了”,“你现在还有啥不知足,我和你说爸小时候……”,“我已经很爱他了,我能给他的都给了。”这是很多70、80后的父母的哭诉。
但孩子表示:勉强能理解,却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这样的尊重和爱。这不是我想要的。
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到底应该怎样被对待。在我的几年的咨询工作中,有一些感悟,来和大家分享:
首先,爱有关键期。爱应该是持续的,这并没错,但爱也有关键期,例如一个孩子的0-3岁是怎么度过的?0-3岁是孩子获得爱和构建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孩子3岁前,通过与父母的互动来确定自己是否被爱,他们得到的正面回应越多,构建的安全感就越足,孩子会确信自己值得,这就提供了他们在未来人生面对所有关系的巨大能量,这是需要在生命早期父母来帮助孩子达成的。如果没有获得这种生命早期的安全感,可能孩子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找自己的价值,却找不到,始终在内心难以接纳自我。而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的孩子,就像我们盖高楼打地基,在成长中他会永远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或不如意。
第二,爱的模式是爱人者很难抹去的经历。作为父母,他们小时候被爱的模式深深镂刻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形成了自己爱人的模式,但是往往这种模式只是在复制曾经被爱的方式。而这种经历所形成的爱的模式对于当下的孩子们是不适应的,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才很容易出现我文章开头那样的真实表达。所以对于父母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年代,你经历了怎样的被爱的模式,希望你的爱与养育的方式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是可以适应当下社会的,没有天生合格的好父母,父母一样也需要去学习去成长,这个社会提供给我们太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寻求家庭教育指导的帮助、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都是可以选择的,父母的学习和成长要趁早。
第三,爱不应该有条件。“你学习好我就爱你。”“你做家务我就爱你。”不管是语言上还是行为上给予孩子这样的回应,都会让孩子觉得值得被爱的是我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我这个人本身,那为了得到父母的爱的回应,为了“被爱”,孩子认为他就需要做这个行为,久而久之,讨好型性格就出现了,并且很难改变。在我的成长中也不乏有这样的经历。
第四,爱要给孩子“呼吸”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个空间内自由而安全的成长。过于专制的爱带来的可能是极端的反叛,养育孩子不是把孩子放在一个塑形的容器内,让他按照这个容器的形状去发展,如果形状和预想的发生一点差异,父母就焦虑的不行,给孩子施压,或者更加专制。养育如果需要容器,那也应该是爱的容器,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接纳,父母不应对孩子的成长预设太多,“我的孩子就要......”、“我的孩子必须比我强。”这些想法和话语都会在无形中压缩孩子的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或许会感受到压抑,或许是暂时的顺从,但结果都可能在几年后、十几年后、几十年后爆发。所以,爸爸妈妈们,给他们爱与包容吧,适时适当矫正行为,但不应是强迫、暴力或者威胁。
第五,家庭中需要沟通,在孩子成长早期就能够形成父子、父女、母女、母子及整个小家庭的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了解想法上的差异,沟通这种差异,用自己的行为教会孩子尊重理解。在孩子开始社会化,比如上幼儿园就是一个契机,这个时候就可以有家庭时间、家庭小会等类似的模式,让孩子早早感受到自己可以有主见、有想法,并且有空间去表达,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大有益处。
成长和爱是我们一生的话题,当然,没有100分的父母和家庭,有一种说法,60分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下次我们来聊聊60分的父母,如果你希望自己突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或者内心想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可以来我的主页和我聊聊。
原创文章,请勿盗用。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