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
最近几年,“优等生抑郁、自杀”的新闻频出,让大家特别惋惜和揪心,同时也发出这样的疑问:
难道“坏孩子”反而活得健康洒脱,“好孩子”更容易出问题?
01
乖孩子
为何更容易生病?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品学兼优的女孩茉莉过着外人艳羡的生活:
爸爸是系主任,妈妈是高学历主妇,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妹妹,外人看来十分幸福。
可茉莉却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选择了自杀,跳楼前留下一句:
“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可怜的林茉莉,再见!”
茉莉真的没人爱吗?其实并不是。母亲很爱她,爱到有些畸形——
会在她和妹妹房间装监控,监视她们一举一动;
明明不缺钱,却告诉女儿这些钱都是自己省吃俭用出来的;
最喜欢说的话是:我放弃学位、职业和自由,生下你就是让我受气?
面对拿第一名的女儿,她会说:要不是我逼你,你哪会拿第一啊!
这些膨胀的控制欲、歇斯底里的言语绑架,让茉莉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自己永远不够好。
为了弥补对母亲的亏欠感,茉莉逐渐变得软弱、没有主见,甘愿舍弃自己的想法。
在参加读书会时,会因为妈妈的一个责难的电话,即使内心不舍、愤恨,也选择顺从,流着泪匆匆赶回家;
小时候因为偷拿同学玩具被母亲责骂,长大后故意从饰品店偷拿发卡送给妈妈。
看着妈妈用着自己偷来的东西,心中获得畸形的满足。
茉莉私下去看过心理医生,却从不敢把自己的挣扎告诉妈妈,内心非常压抑。
1、乖孩子,攻击性表达受阻
茉莉说过,自己很羡慕班上那些“差生”,他们打架、捉弄别人、扰乱课堂,看起来是那么自在,比自己快乐多了。
茉莉是没有办法如此心安理得地释放攻击性的。
乍一听,“攻击性”似乎是个负面词汇,不过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aggression)等同于活力(activity)与动力(motility)。
当婴儿还在母体中的时候,攻击性就已经出现了。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就是最原初攻击性的呈现,此时的所谓“攻击性”,是无好无坏、无善无恶的,而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呈现。
而对大部分乖孩子来说,攻击性是被要求抑制的。
他们早期接受的教育是单纯地服从,是不允许进攻和反击的,父母会因为管教的便利性,把孩子有意识地塑造成“回避冲突,万世不争”的性格。
父母们这样教导孩子——
吃得成亏才打得成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温、良、恭、俭、让.......
在这样的规训下,乖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表达愤怒和叛逆是不可饶恕的,独立意识、抗拒精神是绝对不被容忍的。
用精神动力学解释就是,乖孩子们表面的平和,更多来自于被否认、被攻击的恐惧,“乖”可以帮助他们规避这些恐惧,满足被接纳和认同的需要。乖,似乎是一种防御。
就算是这样,他们的攻击性并不会因为克制、压抑而消失,反而会转向内部世界,变成自我攻击。因此,乖孩子更可能会自卑、内疚,严重的甚至抑郁自杀。
就像剧中的茉莉,明明很爱写作,也表现出极高的写作天赋,母亲却觉得写作是“没用的事”,屡屡阻挠和责骂她。
面对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茉莉这样说:
我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创作,可我受的教育却令我不得不创作。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恰好被痛苦选上而已。
她内心是挣扎、扭曲、痛苦的,却为了维持“乖孩子”的形象,从不表达不满,只将情绪诉诸笔端,寻求片刻的宁静。
文学是她攻击性的出口,所以是“不得不创作”的。
这个被妈妈倾注全部去培养的孩子,成绩优异,是别人眼里不可多得的乖乖女,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割腕。
她说:“我一直有一个幻想,有一天当我考砸了,回家被妈妈打,她掀开衣服看到这些伤痕,可能会跟我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
攻击性表达受阻的孩子,只能反向伤害自己,可能是肉体也可能是心灵。
2、反向形成
那为什么,有些被“压迫”的乖孩子,反而表现出对父母无限的爱呢?
你也许听过这样的说法:“最不受待见二女儿反而对父母最好。”
这种现象叫做“反向形成”,又叫“反向作用”,是一种防御机制,指人们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相反的行为。
也就是说,人们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情感,很可能和内心的动机和欲望相反,越讨厌和害怕什么,会表现得更喜欢和倾向于什么。
比如说,小时候受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会用嬉皮笑脸的方式讲述母亲鞭打他的场景。
他对母亲是有愤怒的,但又觉得母亲抚养自己长大很不容易,于是为自己的愤怒感到愧疚,对母亲的感受因此由愤怒转变为爱。
他表现得十分爱妈妈,以至于无法坦然说出自己的愤怒,过度表达的爱,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仇恨。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直接对别人表达愤怒,而是绕好几个弯曲对对方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很可怕的。
长此以往,会变得看不清真实的自己,认为自己就是表现的那样。逐渐就会无法真实地爱,也无法真实地恨,即使并非有意,也会给人一种“很不真诚,虚伪”的感觉。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在《灵魂的黑夜》中描述: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
那些被“乖孩子”们隐藏起来的负面情绪、被粉饰来的太平,很有可能就是发展健康亲密关系中最大的阻碍。
02
乖孩子
正在发展“虚假自体”
电影《狗十三》里,女主李玩的父亲一直梦想女儿早早成为“懂事的大人”。
他总是对李玩说“爸是为你好!”、“你要懂事!”,并且逼迫女儿学英语,强行改变女儿的兴趣。
李玩爱犬如命,并且先后养了两条狗,而父亲却完全无视这一点。在某次应酬上,父亲为了“给叔叔面子”,逼迫女儿敬酒,并吃下狗肉。
在父亲的高压下,李玩为了家庭和谐,只能讨好和取悦父亲,也从此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假”。
李玩的“虚假”和“真实”,从她养的两条狗的命运中可见一斑:
第一条狗叫爱因斯坦,走丢后因为“乖巧懂事”,立马适应了新主人,过上新的生活;
第二条狗也叫爱因斯坦,却因为被遗弃后不愿服从,太有个性,而被活活饿死。
两条爱因斯坦的命运对比,形成了一种隐喻——
只有和第一只爱因斯坦一样乖巧,李玩才不会被抛弃,即使这种乖巧是虚假的,是违反本意的。
这刚好可以对应温尼科特提出的“虚假自体”和“真实自体”的概念。
温尼科特观察到,很多病人看起来并没有被烦扰的症状折磨,也没有背负沉重的抑郁或内疚,而是感受不到内在实感、个体意义。
这类人行动起来像个正常人一样,却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没有办法回应内心的真实需求,仿佛戴着面具生活。
温尼科特用“虚假自体障碍”(false self disorder)来表述这一心理病理的特征。
虚假自体的产生,与父母早期的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理想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小孩在初期成长过程中,是可以不用照顾养育者的情绪和看法,可以没有任何内疚地做真实的自己的。
追溯到婴儿时期的表现是:
孩子在需要哭喊的时候就可以哭,即便是深更半夜或在公共场合;
孩子被允许有攻击性、咬人、不讲卫生,被允许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愤怒时,应该被允许在想象中“毁灭”自己的父母。
当孩子看到,父母并不因为自己的想象被毁灭,反而能一如既往地爱自己、照顾自己时,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是全能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并不代表现实。
我们在年幼时应该享受过上述这样的情感宠爱和包容,长大后才能觉知到真实的自我(true sense of self),这样才能充分成长(full self),并且学会适应和满足外部的规矩,直至长大后拥有健康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在有需要时,敢于请人帮忙而不觉得羞耻;
在愤怒时,敢于表达而不怕受到伤害;
在脆弱时,敢于承认而不假装坚强。
没有被这样无条件爱过的孩子,则很有可能发展出虚假自体。
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孩子只有通过妥协才能适应外部世界,长大后便会压抑内心顺应别人的需求,或总想着反抗,一心让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
03
找回
人生主动权
那已经做了一辈子憋屈的乖孩子,又该如何改变呢?
1、感受真实自我
极度强制养出来的乖孩子,有想法不敢表达,有感觉必须否认,在关系里总是忍耐和压抑自己,又希望别人来猜到自己的想法,但很多时候都是失望。
这个时候,真实地察觉自己的感受,刻意去还原自己被中断或否认的想法十分重要。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探寻自我的重要性,却迟迟不敢往前走,这个时候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咨询师“手拉手”领着你往前走,会使你感觉没那么可怕。
向前走一些,或许会感到害怕,但是有人陪你一起坚持,一切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可以将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多问一问自己:
怎么了?难受了?真的喜欢这个嘛?真的不介意嘛?多注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2、自我同情,而不是自我苛责
我们从小很少被教育,如何安慰犯错和失意的自己,父母反而更加鼓励我们通过自我苛责,改正错误、获得成长。
和自我苛责相对的,是心理学家克里斯丁·奈夫(Kristin Neff)提出的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的概念,他主张我们对自己的痛苦报以温暖的、关心的同情和理解,而不是批判的态度。
也就是说,比起责备自我,我们首先得承认自己的痛苦,在爱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允许自己犯错,并体验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试着写下那些令你后悔或自责的事情,以及你对自己的评价(这也许会很痛苦,需要给自己一些勇气)。
写下后,你需要去做出一些判断,判断这些自我评价是你主观的想法还是客观的事实,识别哪些是事实如此,哪些是你的过度自责。
你可以设置一个自我成就表,当感到自责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会发现原来自己是有很多优势的,并不用感到如此消极。
最后,既然察觉到自我苛责,不妨有意识地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引导自己,带着成长性思维——
比起对自己说“我好差劲,那点事情都办不好”,可以换一种方式说“那件事情确实没做好,但没关系,我积攒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下次就能做的更好了”。
要相信,大多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习得的。
最后,想把纪伯伦诗,分享给每一位强势的父母和被迫乖巧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参考文献:
Winnicott, D. w. (1996).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Retrieved from huangkit.com/design?d=012182d0-dc34-4271-911f-68a269582e55
D.neff, K. (2007). 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2656606000353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