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

 

最近发现,韩国综艺竟然对心理学下手了!

 

继《单身即地狱》中荷尔蒙浓度爆表后,新播出的综艺《MBTI Inside》继续将人类观察进行到底。

 

作为最普及的人格测试之一,“MBTI”测试对大家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在招聘面试、社交软件冲浪过程中,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一向流量嗅觉敏锐的韩综,这次也不例外。

 

节目组根据MBTI的分类,找到了16种不同人格的嘉宾,让他们共处4天5夜,观察他们是否符合我们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基本印象。

 

 

01

 

“我天

这也太像我了”

 

16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一起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正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复(学)习一下MBTI的分类。MBTI将人格分成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有两个方向,他们分别是:E\I,S\N,T\F,J\P。

 

四个维度如同四把标尺,两个字标记着两个端点。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个体就有哪方面的偏好,而且越接近端点,偏好越强。

 

豆瓣和微博上,有非常多相应的帖子和meme(模因),不断强化着我们对各种人格类型脸谱化的认知。

 

你也许看过这种——

 

ENFP是乐意和大家交朋友的“可爱小狗”,INFP是擅长网抑云的哲学家,INFJ哪怕伤害自己也会想帮助别人......

 

似乎透过四个不同排列组合的字母,就能完成对一个人的人格窥探?《MBTI INSIDE》算是把偷窥和猎奇欲拉满了。

 

第一期里,节目组将所有嘉宾分成I和E组,分别入住两个布局完全相同的房间。

 

I组第一个入场的是INFP小姐姐,她进门后全程捂着脸,只露出一双眼睛,极其小声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打扰了,请问可以进来吗?” 整个人是大写的羞怯。

 

进房间之后,INFP也是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走路,打开冰箱稍稍瞄了一眼又关上。弹幕中有人质疑“会不会太夸张”,也有INFP表示“遇到陌生人时就是会这样"。

 

另一边的E房间内,第二位到达的ENFP小姐姐完全不一样,脸上写满好奇、欣喜,仿佛来到了自己家,感叹着”屋子真不错,阳台真棒”,一边打开冰箱看有什么好吃的。

 

当I房间只有俩人时,两位一个直视前方,一个低头扣手,整个空气弥漫着“谁先说话谁是狗”的尴尬。

 

INTP作家在一片寂静中为了打破尴尬,“被迫”选择第一个开口

 

在整个I人格里面,INTP嘉宾他算挺外向的,会主动带话题,拿出桌游问大家要不要玩(虽然最后无人回应,他自己默默玩了一会又收回去了)。

 

但却在遇到E型人格之后变得格外安静,坐在角落里,别人问一句他答一句。社交完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厌倦、泄气、很累”

 

对于从独处中汲取能量的I型来说,E型人格宛如社交恐怖分子

 

节目组宣布两组互相见面时,I组组员明显感到局促不安,最终选择了被动等待,怕生的ISFJ甚至躲到房间做心理准备;

 

而E组人则表现得完全不同,他们高兴地举队搬迁,作猛虎出山状,直接闯入了I组的根据地。

 

由于E型人格自带social本领,很快反客为主,排排坐在大沙方上,热情招呼着缩在角落的I们过去一起坐下。

 

INTP小姐姐很不习惯这种架势,和身边的人小声说:“我很努力地在调整自己啦,想更融入大家一些。”

 

结果隔壁的ENTP小姐姐表示:“我也是很努力呢,很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疯......”果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虽然节目才播了没几集,却已显露出两组嘉宾间明显的差异,E型人格整体上会更话痨、“外向”,而I们,则大多比较害羞和内敛。

 

剧组在第一集见面后安排了一次投票,大家可以给自己有好感的嘉宾投票。E和I分别有一位获得了最高喜爱度(E的那位因为太活跃,还获得了两枚“讨厌”)。

 

即使都获得了三枚“喜欢”,大家对ENTJ和INFJ有好感的理由是截然不同的。

 

ENTJ大哥话极多,很幽默,是所有的人里最有存在感的;而INFJ小哥哥几乎不怎么说话,只在大家说话的时候微笑回应,也让人觉得很舒服。

 

所以说,“越外向越受欢迎”真的是刻板印象。

 

 

02

 

MBTI

到底靠谱吗?

 

综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不免有一定的夸张和放大成分,弹幕不少观众也表示:真的区别这么明显吗?MBTI靠谱吗?

 

MBTI靠不靠谱,一直是热议的话题。

 

打个比方,我的一个朋友,他本科时专业是经济学,现在工作是IT算法,以后他还想尝试一下心理学和社会学科的工作。

 

他说,无论是经济学世界里的模型和原理,还是算法中的语言和规则,抑或是心理学社会学的论述和分析,都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

 

同样的,选择相信MBTI,也只是多给自己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而已。相比于星座塔罗,他是有一定学科依据的。

 

1、MBTI的由来

 

MBTI是基于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作出的简化与普及。

 

19世纪中叶,当时正值二战,男人被送上战场,工厂车间、家里家外的位置不得不由女人来顶替。原先工厂用人大多会根据以往经验作出筛选,而女人们没有这样的经验。

 

为了帮助女性择业和从业,出于对性格话题的热爱、对荣格学说的痴迷,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迈尔斯母女试图用索引卡对遇到的人进行分类。

 

根据荣格的理论,通过性格测试的方式发明出一套测试体系,旨在女性们找出自己的就业倾向。这套测试就以她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为MBTI(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

 

2、MBTI,一块比较复杂的幸运饼干

 

很多人对MBTI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他们指出随着时间、心理状态的改变,每个人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也有人觉得,MBTI就像星座一样,一旦我们知道渣男前任属于某个星座,就会努力搜寻这个星座“狗都不谈”的证据,我们一旦知道自己属于某个人格类型,也不免会捕风捉影、强行对号入座。

 

社会学家威廉怀特在他的著作《组织人》中则表示,MBTI是企业培养“组织人”的工具,使人们坚信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是完整的,工作和灵魂是契合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遮蔽工作带来的异化感。

 

3、MBTI应用实例:

 

然而不管争议度多大,MBTI依然持续扩大着它的影响力。

 

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测试”,每年有200万人参加测试与培训。

 

知名科技咨询公司IBM,算是成功运用MBTI工具的公司之一。

 

当初,IBM公司正准备在印度市场拓展业务,但缺乏对印度市场、文化的了解,没人愿意前往。

 

IBM相关部门运用MBTI对所有候选人进行了性格针对性研究,并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劝说方式。

 

对IFSE(内向情感&外向实感)类型的人,他们采取以情动人的方式,告诉他们印度工作的发展前景广阔并且可以体验悠久灿烂的古印度文化;

 

对于ETNI(外向思考&内向直觉)类型的员工,则用升职、加薪、自我挑战等理由进行游说。

 

并且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03

 

写在最后

AT LAST

 

然而无论量表有多么精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人是很复杂的,是几个字母无法准确归类和定义的。

 

就像节目第二期最后,最受欢迎的INFJ小哥哥说的那样,即使之前自己是非常相信MBTI的,还做了很多功课,但是见面之后发现,“还是要多了解眼前的人才是”

 

就像罗翔老师曾引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那句话一样:

 

“我们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我们要了解眼前具体的人,而不是字母下被模糊定义的群体,MBTI量表应被视作“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工具”,而不是标签制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