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08分报道,日前,卫生部下发通知,对今年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做出部署,其中包括“至少要为5%的农民建立健康档案,老幼病残者优先”等多项内容。可以说,这一部署为我国今年医改的农村板块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中国之声连线记者刘天思进行解读。
主持人:在我国医改进程中,能否让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真正受益是重中之重。那么今年农村医改工作的抓手在哪里呢?
记者: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相关工作任务,日前,卫生部下发通知,对今年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做出部署,这些工作包括如要重点开展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以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这几项工作。
卫生部要求,为落实医改任务,到今年底,全国要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要不低于本地农业人口数的5%。各地可以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高标准、高起点开展工作,率先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为今后信息资源共享和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主持人:我们知道,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农村是医疗卫生是最薄弱的一块,那么,这次给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健康档案,就会对农民的健康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也便于下一步国家出台更进一步的有关农村医疗的细化政策,是这样吗?
记者:没错。这次医改确实是把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给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又是重中之重。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健康档案将记录个人的健康信息,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健康锻炼、药品不良反应、以往病史、家族病史等情况。健康档案也将会记载下慢性病患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情况。
这样一来,这个档案就会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辖区群众的健康状况,以便能够及时地为其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健康档案中的个人信息不作为信息公开的内容。
在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将坚持自愿原则。相关专家也表示,针对中国居民流动性不断加强这样的特点,在全国建立格式、内容相对统一的信息化居民健康档案,将能够确保居民的健康信息,跟人一起流动,这样也能够保证居民在异地工作、居住时也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实习编辑:陈战锋)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