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病程漫长,有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和慢性关节炎期三个阶段。那么痛风病是怎么一回事呢?

  痛风是一种关节炎症,常常在夜晚突然发作,剧痛难忍。患部皮肤又红又热,关节则又肿又敏感,而且,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日。

  引起痛风的原因是血液、组织及尿液中尿酸过多,或尿酸的产量正常,但排泄不够,使体内残留过量尿酸,尿酸在关节处形成结晶体,关节与这些晶体摩擦后,产生肿痛的现象。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而嘌呤是细胞遗传基因核酸(DNA、RNA)的构成成分。

  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性结石也不能称之为痛风。痛风意味着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反应性关节炎或(和)痛风石疾病。

  痛风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基本属遗传性,不过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主要因肾脏病、血液病等疾病或药物、高嘌呤食物等引起。

  痛风多见于体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史。

  急性关节炎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最易受累部位是拇跖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和肘关节。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或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数年乃至终生,但多数反复发作,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最终引起关节肥大、畸形及僵硬。

(实习编辑: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