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17岁高中生居然也痛风
一名17岁的高中学生,因为半夜突然觉得脚趾关节疼得“火烧火燎”而到急诊室就诊。检查发现,这个男生的尿酸水平高达900μmol/L。远高于正常值的上限420μmol/L,他的关节疼痛原来是急性痛风发作——这种在十年前,一般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会得的病。
专家表示,如果在十年前,30来岁就患高尿酸血症(即通常所说的高尿酸)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痛风的确是少见。可是如今,门诊高尿酸及痛风病人不到40岁的比例超过四成。而且现在的高尿酸患者已经不像以往多为领导、老板,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普通的上班族尿酸水平超标的不在少数。不少青壮年患者因为工作忙,只有在痛风的时候看医生,或者自己随便吃几粒降尿酸药对付。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无法调控尿酸水平。
危害:1/3高尿酸患者肾脏受影响
急性痛风发作来得很急,患者大多都像这个男生一样,在夜间或者凌晨突然问疼醒,疼痛的关节红肿发烫,甚至碰一碰都觉得疼。但是在发作之前,其实身体已经长时期处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的状态,这是痛风发作的基础。人体内的嘌呤有两个来源:自身细胞分解以及通过食物摄取。而尿酸则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当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高到饱和的程度时,血液便会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概1/3患者的肾脏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急性发作之前通常都没有任何先兆,但却有比较确定的诱发因素。八九成的年轻人在急性痛风发作之前,都曾经大吃大喝过。
高尿酸与心脑血管病互相影响
而高尿酸和痛风之所以有低龄化的趋势,同样也与“吃喝”两字有关。饮食结构改变是最重要的因素。“大鱼大肉、大口喝酒”的饮食习惯曾经是领导、老板等职业的“专利”,可是生活水平提高后,连一些普通的办公室一族、学生也加入了高尿酸的行列。除此之外,本身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肥胖的人群,会“自动”成为高尿酸的高危人群。这个17岁男生,本身就是有高血脂、高血压的“肥仔”。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互为风险因素,也就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更容易患上高尿酸血症。
防治:痛风患者不痛也要降尿酸
急性痛风发作快,恰当治疗后缓解得也快,再加上30岁~40岁的年龄正是不少人的事业搏杀期,导致不少人“痛的时候就治,不痛的时候就不管”。但这种“看似有效率的治疗策略”,实际上是痛风治疗的误区。
这是因为,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治疗重点不同,用药也完全不一样。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治疗目的是缓解关节的红肿热痛,医生此时一般不会让病人服用降尿酸药物,倒是一些患者平时不注意,到发作了才吃几粒降尿酸药,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能控制症状,反而会使关节疼得更厉害,因为短时间内尿酸水平大幅度波动会诱发、加剧痛风的急性发作。
而对于疼痛“暂歇”的患者,治疗的重点就转到了降尿酸。如果以为痛风发作时治疗就等于治了高尿酸,那就错了,只在痛风急性发作时看病,其实根本没有起到降尿酸的效果,这样一来,尿酸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会导致痛风发作从每年一次到一年几次,疼痛越演越烈,急性痛风会转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引起关节软骨和骨质被侵蚀破坏。
啤酒老火汤 最易惹痛风
尿酸水平轻微升高、没有痛风发作过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多饮水、多运动、限制饮酒量的方法来降低尿酸水平。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有痛风发作史、痛风性肾病、尿酸性结石的患者,则需要借助药物的帮助了。
据了解,体内的嘌呤物20%来自食物。动物内脏、海鲜、啤酒中嘌呤含量都很高,火锅汤和广东人喜爱的老火汤更是被称为“高嘌呤的精华”,尿酸高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
改变烹调方法是一个比较“取巧”的方法。例如弃汤吃肉,既能摄取肉类营养,又避免摄入过多嘌呤物。另外还要少加味精类调味料。
(实习编辑:郭婷婷)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