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除了骄阳流火,空气中的湿度也在不断加大,又到了脚气患者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春夏季温暖潮湿,是真菌疾病的高发期,春夏些季节至少比冬季多40%~50%,由于真菌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如果家人患有真菌病,须注意卫生防护,以免在家庭中播散。预防是防止脚气传播和复发的关键。

  夏天要想有效地预防脚气复发,日常生活要“四忌”:

  一、忌脚潮。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脚气发生的前提。脚气患者夏天应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不要穿胶鞋、运动鞋,更不能光脚穿不透气的鞋子;洗完澡,擦干身子时,一定不要忽视脚部;不要光脚走在地毯、浴室地板上;脚汗多的人,可外扑痱子粉;鞋袜要经常暴晒,保持干燥。

  二、忌碱性。

  洗脚时要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卫生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保持清洁。

  三、忌辛辣。

  要忌食辣椒、生葱、生蒜等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四、忌共用洗涮用品。

  在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忌用公共毛巾、拖鞋等,游泳后应淋浴冲净,并用干净毛巾擦干,不与他人混穿鞋袜,以免再感染。

  脚气易反复发作,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真菌很难被杀灭,在零下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还可以保持1年以上。一些患者在治愈后,由于不注意,与其他脚气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场合又接触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做“再感染”。

  第二,有些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后便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造成“复发”。

  第三,有些患者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自己买点消炎药涂上了事,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但没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

  脚气治疗:

  ①、风油精外用,每日擦患处1~2次。

  ②、黄柏、苦参、土茯苓、防己、雄黄(少许)、五倍子、滑石、硫黄、山奈、花椒、苦丁香(少许)、檀香各适量水煎浸泡,一日2次,用于脚癣、脚臭、脚汗过多者;

  ③、如有细菌感染者,用居维那儿(愈霸)3天就可治愈,也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外涂克霉唑软膏,每日1~2次,必要时可内服抗菌素。

  ④、用秦皮、木槿皮、黄柏、龙胆草、丁香、地丁、花椒、苦参、败酱草、蒲公英、柳树叶、连翘各适量,浸泡几小时,再煎煮20分钟左右。每天用温热药液清洗患处1~2次,洗后晾干过一会儿再冲掉药液。在皮肤未破没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可加苦参、土槿皮、苦楝皮、乌蛇各10克,效果会更好。但孕妇不能加用,儿童减半。也可将上述诸药共研成粉末,撒在鞋中起防治作用。

  ⑤、制霉菌素片10片,土霉素片10片、头痛粉研面外撒,每日1~2次,用于糜烂、湿性脚癣。将上药再加克霉唑软膏调成糊状即可,用于干性脚癣。

  民间方: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