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皮肤性病科),腕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在此介绍三个中医外洗方,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方

  [药物] 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黄芩15克,苦参(或黄柏)15克。

  [制法] 加水适量煎煮,去渣。

  [用法] 洗涤患处。如周身皆有,可将上方药量加倍,煎水洗涤。每日1-2次。洗后勿用清水或肥皂水再洗。如破渍较甚者,可加用丝瓜叶,捣烂,调金黄散,外敷患处,每日1次。用于脓疱疮(即黄水疮)、脓皮病、湿疹感染等。

  [出处] 《小儿外治疗法》。

  2方

  [药物] 漏芦45克,生甘草45克,槐白皮45克,五加皮45克,白蔹45克,白芨藜120克。

  [制法]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用150克、以水8碗,煎至5碗,去药渣。

  [用法] 淋洗烂疮。用于深部脓疱疮、下肢丹毒。

  [出处] 《医宗金鉴》。

  3方

  [药物] 雄黄15克,防风15克、荆芥9克,苦参9克。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

  [用法] 待温,洗患处,每日2—3次。用于黄水疮初起。

  [出处] 《华佗神方》。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皮肤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