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心脏

  酒是柄双刃剑,少饮它是健康之友,多饮它是罪魁祸首。所以饮酒要掌握个度。

  每当想起以往假期医院急诊室那种“每逢暑假倍失亲,常使欢乐无踪影”的气氛,我就为我的患者担忧。记得有一年的春节,一对亲兄弟在亲友家酒宴过程中,兴奋异常,饮酒无数,不到半小时,先后出现胸痛大汗,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到辽宁省人民医院抢救,我们至今仍记忆尤新。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侯爱洁

  大量或过度饮酒是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并且,人在过度悲伤,过度兴奋,心情压抑等情形下饮酒,更有可能造成突发心脏事件。

  酒也是脑卒中的诱因。有人对40岁以上的已经患过一次脑梗塞的饮酒的677人,与条件匹配的另一组未患过脑梗塞的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量饮酒者(每天7盅或多于7盅)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增加3倍。

  那么,酒精到底对心脑血管有怎样的影响呢?酒精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心率加快,诱发心率不齐,另一方面是外周血管扩张,加重心脏负荷,减少心脏供血,所以会感觉胸口紧,严重者引起一过性心功能下降,大脑供血不足所以会眼睛发黑,甚至晕倒,对于已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会造成严重的心脑供血不足,发生意外。尤其对于心脏病人来说,饮酒过量非常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发生心脏性猝死。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入席少饮酒,养心多品茶。那么,怎么做到科学地饮酒呢?一是要喝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二是量要控制,每餐饮酒酒精含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50~100毫升葡萄酒,或一罐啤酒);三是勿空腹,勿与碳酸饮料共饮。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饮酒。

  吸烟与心脏

  以下的事实得到了心血管病专家的证实:1、在30 和49岁之间,抽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机率是不抽烟的五倍。2、88%曾经得过心肌梗死的人抽烟。3、戒烟者发现一年后心脏发病的机率下降一半。

  之所以有以上的事实,原因是: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吸烟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粘性增加,这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内凝固,从而容易在冠状动脉中形成血栓;吸烟还会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这使脂肪物质容易在血管内沉积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其内腔便会变细,一旦血液在里面凝固,动脉便被塞住,这时氧气便不能被送到该部分的心肌中去,而心肌细胞便会因缺氧而死亡,这便是心肌梗死。局部的心肌梗死会使人发生心绞痛,大范围的心肌梗死则会使人休克,或者由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这便是急性心肌梗死。吸还使血管收缩,减慢血液循环,最终导致血管壁变厚,诱发冠心病及中风。

  如果你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或心脏病家族史,你就应立刻停止吸烟,因为吸烟会使你罹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提高几十倍。因吸烟而导致的心脏病死亡率占全部的25%。医生忠告瘾君子:为了您心脏的健康,请戒烟!

  肥胖与心脏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

  专家说,中国老百姓有个传统观念,认为肥胖是福相、是丰满。实际上,肥胖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可以说,肥胖已经成为21世纪一个世界范围的流行病。肥胖之所以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是因为肥胖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并有可能通过脂肪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肥胖的原因除一小部分是由于内分泌或其他疾病引起以外,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也就是说,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多余的热量部分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皮下和内脏,日积月累而造成肥胖。除了遗传、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因素造成的肥胖主观无法干预以外,其他饮食、运动、心理等因素,自己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

  肥胖与心脏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肥胖引起心脏病的主要机理是:(1) 过多脂肪堆积,增加循环血容量,引起心脏负荷加重和高血压。(2) 并存的脂肪代谢异常及高热量的进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细胞脂肪沉积,心室壁增厚,心肌顺应性降低。(3) 伴存的血糖及血脂增高使血液的粘滞度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减弱,心肌细胞供氧不足。(4) 肥胖者多不好动,过量的肥胖又使其活动量受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减弱,心脏代偿能力下降。

  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的有效控制就是要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的摄入量,以减少热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2、B6、烟酸等,有利于释放多余脂肪;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利于脂肪的溶解和消耗;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和低热量食品,有利于减少脂肪吸收,满足吃饱欲。还要通过运动控制体重。有的肥胖者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但应注意避免服用引起肥胖的保健品和药物。药物减肥不宜过快,采用的减肥药物应安全、可靠,不引起腹泻、脱水、不影响食欲、不扰乱神经中枢、无乏力、厌食等副作用、不反弹。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定按时服药,不任意中断或加量,并将服药后的感受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