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高血压来说,高血脂的知晓率少得可怜,但是它却和高血压一起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1亿多人,其中有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而每年由于高血压、高血脂导致中风的病人将近150万。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高血脂,不少人知道自己患了高血脂却不知道如何治疗,甚至有一些人患了高血脂也不当回事,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李晓东主任,向他详细了解了关于高血脂的相关问题。

  高血脂不易发现

  由于单纯的高血脂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这也是不少人忽视它的原因,只有少数人会出现乏力、犯困等症状,也有一部分人会在眼睑、肌腱、肘、膝、臀或踝部出隆凸于皮肤的黄色瘤。只有通过血液化验才能被检查出来,而且化验前要保证空腹12小时,尤其不能饮酒。

  及早治疗控制病情

  记者了解到,高血脂的治疗以调脂治疗为主,因为胆固醇中的LDL-C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因此降低胆固醇中的LDL-C值是治疗的目标,而HDL-C能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它的含量越高越好,所以不能用降脂一概而论。

  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有四种,它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治疗。第一种是他汀类药物,它们主要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主要分为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五种;而第二种贝特类主要可以起到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应用最广的是非诺贝特;另外两种分别是胆酸螯合剂和烟酸类药物。这四种药物治疗时一般只用一类,如需混合使用必须遵照医生的指示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病人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治疗性的饮食改善,比如清淡饮食,少吃甚至不吃脂肪和热量过多的食物。第二要加强运动,对于肥胖者来说降低体重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就是忌烟和限酒,要知道烟酒是很多疾病康复的大敌。

  如果没有并发症,单纯的高血脂并不需要住院治疗,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家族性的胆固醇增多症需要血液净化和手术治疗,普通的高血脂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90%以上都可以治愈。本报记者 欧阳莎茜

  别耽误了高血脂治疗

  在采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李晓东主任时,记者了解到,高血脂的治疗过程中,因为不少患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而影响了治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误区一只要是降血脂的药物就行

  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得了高血脂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不及时到医院治疗,随便服用降脂药,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不能轻视。

  而且调脂药要根据医生的指示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服用,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耽误治疗。

  误区二血脂达标后就可以停药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有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李教授指出,目前国外有长期的临床治疗成果显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

  因此,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或不能耐受等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误区三调脂药有很大的副作用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调脂药的耐受性都很好,只有少数人对他汀类的药物有不良反应,如1%~2%的人会出现肝功能的改变,比如转氨酶升高,还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肌病,比如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治疗,但是只要初次服药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的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误区四吃药时没有坚持非药物治疗

  不少患者认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其实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的康复是很重要的,通俗的说比如即使患者坚持服药,但是并没有减少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这样就不但没有起到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反倒会降低药物的作用。

  吸烟喝酒对于高血脂的治疗也是没有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在服药时都没有忌烟限酒,这都给康复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高血脂解读

  概念 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物质,主要有两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G),其中胆固醇又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其中以LDL-C升高的危害最大。

  趋势 高血脂患者有向年轻化趋势。一般情况下,高血脂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患者以45~60岁的成年人为主,其中中青年的男性较多,中年以后的女性患者也不少,就目前临床发现,年轻人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另外,肥胖的人也较易患上高血脂。

  原因 就目前情况来讲,高血脂的发病原因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脂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另外吸烟饮酒也是诱发的主要原因。有家族性胆固醇增多症的患者还有一部分遗传的原因。继发性的高血脂主要是由于后天的疾病引起的,比如糖尿病、甲状腺肌能减退和肾病综合症等原因。

(实习编辑:吴伟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