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与写实
正是知天命之年的凌昌全教授,久负盛名。他在中医药防治肿瘤尤其是肝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研制出甘枣宁、三石猫胶囊、四生汤口服液和去甲斑蝥素缓释剂等抗癌药物,22年立志抗癌,为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宝贵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知道凌昌全教授,是从一个个传奇开始的。他曾是祖国西北边陲军中一名小小的卫生员,先后师承刘嘉湘、赵伟康教授,成为我军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导师,之后又拜吴孟超院士和陈可冀院士为师,不断提高自己,现在是最年轻的“上海市名中医”,经治的肿瘤病人口耳相传他的仁医仁术……
近距离走近凌昌全教授,是在他的专家门诊看他认真细致地问诊切脉拟方,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冬日早晨的太阳薄薄地斜照,听他谈学术研究,谈中医药抗癌前景,谈如何做一个好医生。对着记者,一如对着普通的病家,凌昌全教授面容温暖而淡定。
面对癌症也是直面死亡的威胁,病家会急切求助,是选择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还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孰轻孰重如何取舍,中医药在抗癌斗争中的地位究竟怎样,且听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凌昌全教授的思考和解说:“中医药抗肿瘤,绝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应自始至终参与抗癌的全过程”。
中医药应“全程”参与抗癌
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是在病人不能手术、化疗放疗时的姑息治疗,是“凑合凑合”,这是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凌教授从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认为,从肿瘤的预防、治疗到预后康复,中医药可以参与每一个环节,也应该参与。
以肝癌为例,肝癌是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死亡率居世界之首。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肝癌从酒精性肝病或脂肪肝转变而来占少数,更多的是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凌教授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80%~90%的乙肝、肝硬化病人多存在肝郁脾虚证候,因此,他应用一些具有疏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如陈皮、山药、山楂等,研制成功“甘枣宁营养麦糊”,适合慢性乙肝、肝硬化病人早晚服用,期望从源头上阻止肝癌的发病。
“三石猫胶囊”是在总结民间多种抗癌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适合各种肿瘤病人的中药抗癌复方。根据临床观察发现,75%的肿瘤化放疗病人有气阴两虚证候,他又以益气养阴为治则,制成“四生汤口服液”,适用于各种肿瘤化疗放疗后减轻毒副作用。
而历经7年苦心研究成功的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可应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适应证为肝脏中单个、3~8厘米的癌肿),其治疗效果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酒精注射效果相当,但毒副作用更小,更容易被病人接受。
中医药在不同阶段起不同作用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在肿瘤的化疗放疗阶段可以减轻毒副作用;手术治疗损伤肿瘤病人的元气,在手术前后吃些中药,可以帮助病人更好更快地恢复。这显然是中医药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药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以去甲斑蝥素缓释剂的研制应用为例,中医文献早有斑蝥治疗肝癌的记载,但它的毒性很大。解放后,有学者从中提取了斑蝥素,上世纪80年代已有将其肿瘤内直接注射治疗肝癌的报道,但由于肝脏血流丰富,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较短,疗效不显著。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凌昌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首先利用去甲斑蝥素既发挥抗癌作用,同时还具有不抑制骨髓、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护肝细胞等作用的特点,再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剂技术,经过无数次实验,将去甲斑蝥素按最佳比例制成缓释剂型,在B超引导下做肝脏肿瘤注射,从而实现了去甲斑蝥素在肿瘤内部缓慢释放,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2005年应用于临床,现已治疗130余例肝癌病人。
就肝癌治疗而言,西医注重的是局部治疗,而中医更加重视整体调理,两者结合,取长补短,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譬如,在肝癌的现代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出现腹水、黄疸的中晚期患者不能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但经中医系统的辨证施治一段时间,腹水、黄疸明显减轻之后,又获得了TACE治疗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凌教授称,中医药抗肿瘤,讲究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往往不是一两味药或是一两张方子去治疗某个肿瘤这么简单,而应该从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来认识肿瘤,并在综合治疗方面作出创新性的探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