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肝火旺盛”,常指人爱生气,易着急,动辄发火发怒。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剧中人物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大动肝火,拍案而起,一气之下手捂胸口、猝然昏倒,或口吐鲜血、一命呜呼,这就是“肝火盛”最生动的写照。这类悲剧的原因,除了本人已患有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胃溃疡等某些疾病之外,“肝火盛”是一个重要诱因。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均可致病,其中尤以发怒对人伤害更大,故有“怒伤肝”之说。而“肝火盛”大多是“怒伤肝”的外在因素。其临床表现轻则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心悸失眠、不思饮食、胸闷腹胀等症;重则肝火犯胃而呕血,肝火犯肺而咯血,肝风内动而抽搐,肝火冲心而心痛、昏迷或发癫狂。因此不可轻易发怒 现代医学虽无“肝火”一词,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与“肝火”有关,其中以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更为突出,这两种疾病分别占目前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和第六位。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许多人死亡的诱因就是在一气之下“肝阳上亢”、“肝火旺盛”,导致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促使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血管破裂,或心脑血管痉挛闭塞。
如果说高血压冠心病是无形的杀手,那么“肝火盛”就是杀手的致命武器。此外,“肝火盛”还可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如甲亢,临床表现可见低热、血色潮红、心悸生汗、易饥消瘦、手指震颤、脉搏加快等;或导致某些疾病的加重,如肺结核患者咯血、胃溃疡病人呕血等。
“肝火盛”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保持心态的宁静与平衡也同样重要。中医学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营血通利”、“精神进、志意沼,故病可愈”。这些都表明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是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法宝,是健康长寿、祛病延年的的良药。为此,奉劝那些“肝火盛”的朋友,要时时心胸开阔,处处豁达开朗。不妨用“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人生哲理来开导自己;用“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名言来劝戒自己;用“制怒”两字警示自己,使我们远离“肝火烧身”,走健康之路。
马先生最近心情不好,两个月前因为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与领导发生了口角,领导扣发了他的奖金。最近,他一直郁郁寡欢、失眠多梦,直到这次就诊才发现,慢性乙肝活动,且病情严重,当即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除积极保肝、抗病毒治疗外,我们也反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病人目前已经明显好转。
中医认为,七情不可为过,过激会损伤脏器,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之说。肝病患者应该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稳定情绪。如对肝病缺乏斗争的信心,过分忧郁,感情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造成其它器官机能调节的障碍,直接或间接影响肝脏功能的康复。慢性肝病患者,如果性格顽强,心角开阔,情绪饱满,就会减轻病痛,促进免疫机制的增强,将有利于治疗和病体恢复。乐观情绪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保持内环境稳定是肝病患者自身精神治疗的要旨。
乙肝患者心理问题多很多患者由于对乙肝的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过分忧虑恐惧,加之来自社会、家庭、亲朋好友的疏远、歧视令他们自卑,一旦患上乙肝,或查出两对半有问题,便情绪低落,忧愁焦虑,并且有苦不敢对人言,本来身体感觉还蛮好的也变得这儿也难受,那儿也不舒服。为此,有些人轻信广告,四处求医,乱治疗,乱用药,不但疗效不好,花费钱财,甚至越治越重,进而增加心理压力,“包袱”越背越重,严重影响了康复。情绪影响肝功能,负性情绪会加剧乙肝的慢性化和恶化,良好心态有利于慢活肝向慢迁肝逆转,这是细心的临床医生不难见到的事实。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