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我国是慢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约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肝炎患者大约有3000万。如何防止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这是肝病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期“专家坐诊”特别邀请武汉市中医院肝胆病专科郑翔主任医师,给大家介绍中医在阻断肝炎发展成肝癌中采取的一些办法。
最近,某单位组织体检,40岁的文先生被发现中度肝硬化,他觉得很疑惑:以前只是肝炎,怎么突然就肝硬化了呢?一点感觉都没有啊?
郑主任介绍,在很多情况下,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恶化是由于患者的麻痹大意而耽误了治疗时机。一般来说,肝炎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不会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但研究发现,80%-90%的肝癌患者多经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过程。
肝炎病毒入侵到肝脏细胞中,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肝细胞坏死后,组织进行不断修复,修复的过程就是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好像一个伤口,创伤愈合后形成疤痕,而这个疤痕已经成为纤维组织。正常的肝脏触摸上去就像嘴唇那么柔软,而肝细胞经过多次的损伤-坏死-修复,渐渐形成肝硬化,柔软的肝脏被纤维组织隔离成一个个“小岛”,最后癌变,彻底摧毁一个正常的肝脏。
郑主任说,上述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数据显示,从感染乙肝病毒到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再到转化成肝硬化需10-20年时间,而感染丙肝病毒转成肝硬化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需要8-9年时间。专家认为,这期间注意生活调理,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根据个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切忌过度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进程的。目前有效地抑制或清除肝炎病毒复制,对消除肝脏炎性病变,预防肝硬化,阻止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肝炎发展中医有三招
(一)分型辨证施方药
根据中医理论,肝炎属于“黄疸”、“胁痛”的范畴。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胁痛则以一侧或两侧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中医将肝炎分为七大类型,包括湿热蕴蒸型、脾虚湿阻型、肝脾不和型、肝肾阴亏型、气血瘀滞型、疫毒炽盛型、肝胆郁热型等,然后施以不同方药。比如,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属于肝郁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肢体困倦,肋下隐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腻,脉缓软。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祛湿的方药为主,如:逍遥散、茵陈术附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进行辨证施治均有良好效果。
(二)中成药便方协同治疗
郑主任说,还有一些中成药、简便方等,在临床治疗上也有不错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中成药有:
1.垂盆草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2.茵栀黄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3.云芝肝泰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4.保肝复功丸每次6克,每日3次。
5.益肝养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有:
1.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垂盆草15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2.鸡骨草10克、田基黄15克、丹参10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滑石20克,日服1剂,连服15剂。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
以上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三)食物辅助治疗
1.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适量,共煮至酥不加糖、吃豆喝汤,每日1次。适用于各类肝炎以湿阻为主者。
2.水发香菇50克(切丝)、粳米100克,共煮至稠,食粥,每日1次。
3.活泥鳅100克,加水适量,先炖泥鳅至七成熟,入豆腐适量、生山楂9克、金针菜30克、生姜末、盐少许,煮熟。分顿食。
4.苦瓜200克、猪肝200克,加少许酱油、盐,腌15分钟,冷开水淋冲后,加水适量,入笼蒸熟,适量食用。
5.甲鱼1只、灵芝12克,加盐、调味少许,隔水炖至酥,适量食用。
生活调理养肝护肝
郑主任认为,肝炎患者“三分治七分养”,除了药物治疗外,精神状态、生活起居、休息营养等等,对肝炎病人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
1.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就地隔离治疗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以利康复。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宜过劳。
2.肝炎患者宜补充热量、适量蛋白质、低脂肪、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新鲜水果等食物。也要避免营养过剩而导致脂肪肝发生。绝对禁酒,不饮含有酒精、防腐剂的饮料、
3.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顾虑,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过度兴奋、愤怒都会直接间接地伤害肝脏,特别要防止发怒。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有利于肝病的康复。
专家简介
郑翔武:汉市中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1年。对肝胆病、胃肠病及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从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病及糖尿病的中医药治。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