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29日,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在省会举行,会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姚希贤指出,2005年底我国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抗病毒治疗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总目标,但是,这一点并未引起医生们的充分重视,因此,他呼吁,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病毒。会后,记者就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他。
从保肝降酶治疗转移到以抗病毒为重心
“HBV(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反复波动是肝病进展的始动因素,因此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应当是抗病毒。”姚希贤对记者说,近年来,我国抗病毒研究进展较快,并已达成某些共识,2005年底我国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范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指征以及在治疗方面取得的某些共识,将抗病毒治疗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总目标。但是,中国肝炎基金会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数百名专科和全科医生中,仅有19%采用了抗病毒治疗,80%以上的医生仍将“保肝降酶”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
“保肝降酶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姚希贤介绍说,以往,抗病毒的药物比较少,几乎只是干扰素这一种药可用,可是用这种药治疗,不仅费用比较高,副作用也比较大。相比之下,保肝降酶的药物比较多,但是缺乏真正有效的。当前,抗病毒药物的研制进展很快,迄今为止,除已有的干扰素外,又有了多种抗病毒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如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恩替卡韦等。
不是所有的慢性乙肝患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
“简单地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病毒复制活跃,HBV(乙型肝炎病毒)为阳性,就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姚希贤介绍说,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不仅要定期查肝功,而且要进行病毒指标检测,这是必须的。
具体地进,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1×105(HBeAg(乙肝e抗原)阴性者为1×104);(2)ALT(谷丙转氨酶)≥2×ULN;(3)若ALT(谷丙转氨酶)<2×NLN,则应进行肝活检检查。如果肝组织学Knodell组织活动指数(HAI)≥4,或者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分级≥2时,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ALT(谷丙转氨酶)正常并且肝活检未发现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活动,虽有血清e抗原或者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只表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是慢性乙肝静止期,暂时不必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出现转氨酶异常再及时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长期过程
“HBV(乙型肝炎病毒)是高变异病毒,消灭、根除HBV在治疗上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姚希贤介绍说,只有长期、持续抑制HBV复制或清除HBV,才能使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变不会持续发展,才能阻止或逆转肝病理程,防止终末期肝病的发生。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的服药,不能随便停药,一旦停药,病情易出现反复。
姚希贤说,如果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的患者经过一年到一年半抗病毒治疗,30%至40%的患者可能会转成阴性,这就证明治疗有效,再服用半年的药,病情就会稳定下来。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病毒可能会出现变异,药的效果也会减弱,这时,患者就需要换用其它的药物。
独家专访:个体化抗病毒治疗 变异病毒的治疗对策 more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