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然而,耐药却成为患者抗病毒治疗路上的绊脚石,专家指出,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抗病毒治疗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控制耐药成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所在。
耐药一旦发生,原本对病毒有效的药物就会失去疗效或使疗效大大降低,进而造成患者病毒反弹、疾病进展;同时,耐药发生后的换药或者加药治疗,会加大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限制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使患者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会导致治疗费用上升;反复耐药会使患者丧失对治疗的信心,情绪低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心理专家指出,超过60%以上的乙肝患者表示过对上述问题的担心。
针对病毒耐药变异预防,专家提出三大策略:
1、合理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2、降低耐药风险:对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尽量在初始治疗时选用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变异发生率低的药物。临床显示,已经发生耐药的病人治疗相对比初治病人更难,现在有一种“续贯疗法”,就是吃了几个月以后再换另外一个药,这种做法利少弊多,最后很容易产生耐药。临床数据显示,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五年,93%的患者病毒载量降到不可测水平,五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仅为1.2%。
3、提高患者依从性:耐药发生往往是由于不配合治疗,不定期检查。因此,患者在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期间,要遵医嘱按时、足量服药,尽可能地将病毒抑制在最低水平。此外,治疗期间还应定期检测,每3个月检测一次HBV DNA水平。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