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指出,对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从治疗花费这一角度来看,强调“双达标”的治疗策略,使患者有机会早日停药,将有助于减少乙肝患者的治疗费用。
去年12月,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搜狐健康、《生命时报》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乙肝患者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半年后,费用成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侯教授指出,这份关心有时也会让病人陷入治疗的误区,“为了省钱,有的患者没有选择抗病毒治疗,有的人则见好就收,刚把病毒控制住就吵着要停药。”他为患者算了一笔账:“使用口服的抗病毒药治疗2—2.5年,每年花费大约在5000—15000元之间,确实不便宜,但要是病毒没有控制好,将来得了肝硬化、肝癌,接受肝移植就要花费几十万元,不仅省不了钱,有时还会人财两失。所以说,只有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且在实现治疗目标后再停药,才是节约药费的正道。”
“在我国的慢性乙肝患者中,e抗原阳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三阳’的病人,大约占60%。”侯教授指出,“根据《2008年新版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e抗原阳性患者最现实的治疗目标是‘双达标’。‘双达标’指的是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都能够达标。也就是说,患者治疗后,检测乙肝病毒DNA阴性,而且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是因为,乙肝病毒高载量和e抗原阳性是导致肝硬化、肝癌最重要的因素。治疗时就必须双管齐下,在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的同时,实现e抗原转换。一旦患者体内e抗原消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就说明抵御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得到了加强,将来患上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小很多。而且,实现‘双达标’后再巩固治疗一年,患者就有了停药的可能。”
侯教授强调,考虑到乙肝的治疗目标,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必须能够“左右开弓”,即一方面能够快速、强效地抑制病毒,一方面具有较高的e抗原转换率。在目前的核苷类似物中间,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同属于强效抑制病毒的药物,而替比夫定的e抗原转换率较高,在实现“双达标”方面更具优势。在2009年2月于香港召开的第十八届亚太地区肝脏学会(APASL)年会上,专家公布了最新的医药经济学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如果患者应用抗病毒效果较强且e抗原血清转换较高的药物,例如替比夫定,实现双达标,进而完成整个抗病毒治疗的费用会相对较低。
- 乙肝抗病毒讲究战术!
- “5色”预警肝脏病变
- 丙肝治疗细节很讲究
- 健康生活远离脂肪肝
- 恬淡生活 养肝保肝!
- 乙肝用药 讲究精简!
- 牛奶可以预防肝癌吗?
- 18招阻止肝脏发福!
- 哪些天然食物能保肝?
- 乙肝治疗在不断进步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