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专家估计,目前国内肝药市场容量在100亿元左右,其中中成药制剂占到20多亿元。从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乙肝发病率仍旧保持居高和增长的势头,1.2亿乙肝患群体支撑着巨大的肝药市场容量。
目前,肝药市场构成大致分为五大板块,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抗乙肝病毒药物上,尽管医学界一再声称还不能彻底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护肝药市场:功能锁定清晰,争夺肝病边缘市场
资料显示,我国护肝药市场稳定增长,1999年到2004年之间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5%,2004年销售规模已达28.7亿元,预测未来几年,护肝药还将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销售额为31.2亿元,2008年销售额可达41.3亿元,发展前景乐观。
护肝类化学药物、各种护肝中药类产品和保健食品类如健肝茶、微量元素补充剂等,在需求量大而又暂无特效药的肝药市场,以质量和廉价取胜,紧紧把握了轻、中度肝脏疾病以及寻求“抗病毒治疗”无望和病情稳定的肝病患者,功能局限在保肝、脂肪肝、酒精肝的适应症区间,锁定健肝概念和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争夺肝病边缘市场,稳步扩大销售。
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新进入这类市场的品种望而却步,除非针对肝病边缘市场具有很好的疗效或很强的营销模式出现,否则,很难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
抗病毒化学药品:大洗牌的格局初露端倪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进展很快。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出产的“贺普丁”是核苷类似物的代表作。贺普丁1999年进入中国销售,2000年列入国家医保用药,当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占葛兰素史克中国当年总营收的1/4),2003年销售近9亿元。2001年11月,葛兰素史克斥资12亿元在苏州建造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本地化生产贺普丁。然而,时至今日,“贺普丁”受到了新的巨大挑战。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抗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目前已被美国FDA给予优先审核资格。目前,该药在中国的注册申请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资料表明,“恩替卡韦”的3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对初治病人和拉米夫定失效的病人在抑制病毒强度、改善肝脏组织学方面的作用和抗耐药性等,都比拉米夫定更胜一筹。
贺普丁全球专利将于2006年9月到期,而换代品“阿德福韦酯”专利仍未获中国授权。乙肝药品诱人的市场前景,使国内众多药企秣马厉兵纷纷加入竞争行列。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04年3月底,国内共有54家机构申请了“阿德福韦酯”及其制剂的国产注册,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8家16项“阿德福韦酯”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其中5项已发批件。部分厂家已被获准进入2期临床试验。业界人士认为,葛兰素史克公司一旦拿下“阿德福韦酯”专利权,一场类似“罗格列酮”的专利官司又将发生在葛兰素史克公司和国内众多企业之间。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