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病毒携带者人群约9300万。乙肝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病”。
针对“中国第一病”,解放军302医院曾做过一项调查——78%的乙肝患者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找谁去看病,38%的乙肝患者看病随着广告走,32%的乙肝患者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
一名乙肝患者住进三级甲等医院,平均使用药物7种,最多的联合用药种类达到32种,其中乙肝首选药品干扰素派罗欣价格为一支1300元。
免疫调节剂日达仙一支900元,患者日均需花费500元~700元,一次住院人均支出1.3万元~1.5万元,而一次完整的抗病毒联合治疗需要6万元,最多的达到28万元。
我国每年用于治疗乙肝的费用超过1000亿人民币,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做的“无用功”,仅以广东省为例,乙肝每年至少造成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浪费。
在这个巨大的“吸金黑洞”背后,却是令人如此困惑的局面一有些人视乙肝为“洪水猛兽”,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遍访名医”。
,盲目治疗;有些医院在乙肝治疗过程中,“以药养医”现象非常严重。 乙肝,这个“中国第一病”,究竟是怎么了,令我们如此困惑?
是谁,造成“中国第一病”过度诊疗,导致患者“人财两伤”? 对治疗存在不科学的“过高预期” 今年23岁的马鸣,是南方某城市一所名牌大学的大四学生。
11岁时到医院检查发现乙肝“大三阳”,这让全家人伤透了脑筋。10多年来,父亲带他四处求医求药,只要“看上去可信”的“大三阳转阴特效药”广告,都一一尝遍,花掉二三十万元积蓄。
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马鸣就开始到处找工作,参加了N次的招聘会之后,终于有一家知名外资公司和他达成了签约意向。马鸣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同学们也非常羡慕。
不料,在外资公司组织的体检中,马鸣检查出乙肝“大三阳”,工作就这样“黄”了。马鸣心情非常糟糕,在博客中悲伤地写道:我治疗了10多年,现在还是“大三阳”,也不知道是那些医院在糊弄我,还是命运在捉弄我?
现在,我感觉生活没有色彩,没有什么希望。不仅工作没了,周围的同学也歧视我,有的甚至对我怀有敌意,害怕我会传染给他们。” 马鸣的经历,相信很多乙肝患者都曾遇到过。
从患者本人来说,他们对乙肝治疗存在不科学的“过高预期”。他们求医看病,主要是为了规避升学、就业及婚姻等歧视,而非身体确有不适亟需治疗。
从社会环境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对乙肝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对于乙肝患者往往是避之不及。调查显示,25%的乙肝患者会产生恐慌与害怕,81%的乙肝患者表示不会将病情告诉朋友、同事以及同学,因为担心被他们排斥和疏远。
而事实上,在同事得知自己的病情后,30%的乙肝患者表示自己受到了排斥和疏远。 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中一般不会传染。
因此,不必恐惧和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接触。在乙肝的治疗方面,不是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治疗。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