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小明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但这两天让妈妈感觉不对劲:孩子吃饭没胃口,走路懒洋洋,没事就爱在床上躺着,也不出去和小朋友玩耍,问他哪儿不舒服,又说不上来。妈妈最后决定带小明去医院咨询;医生问了几句后,就问小明妈:“孩子这几天尿色如何?”小明妈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尿色像浓茶色,总担心是孩子喝水少的原因。医生随后建议先给小明做一次肝功能检查,一小时后,化验结果显示为:转氨酶750IU/L,总胆红素36μmol/L、HBsAg阳性,医生说小明得了“乙型肝炎”。

  这时,小明妈觉得很奇怪,小明一出生就打了乙肝疫苗,为什么还会得乙型肝炎呢?如果要想避免孩子感染乙肝,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小明妈提出的各种疑问,医生做了详细的解答。

  Q:乙肝疫苗接种对所有人都管用吗?

  A:乙肝疫苗的接种并非对所有人都有一劳永逸的功效。出生时的基础免疫接种0、1、6月方案接种后约有5%~7%的人群并不产生抗体,因此在疫苗接种完成后应定期检测是否有对抗乙肝的抗体产生,尤其是家中有乙肝患者的儿童,更应注意。首次接种乙肝疫苗5~7年后应检测乙肝抗体,看是否需加强注射,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预防作用。

  Q:现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费吗?

  A: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新生儿改为全部免费接种。

  Q:哪些人群需接种乙肝疫苗?

  A: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Q:HBsAg 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如何预防乙型肝炎呢?

  A: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显着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Q:那么,错过了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机会的儿童应该怎么办呢?

  A: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

  Q:接种后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的儿童又应该怎么办?

  A: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Q:小儿除了患乙肝外,还可能患哪些肝炎呢?

  A:小儿除乙肝外,还可能得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现在除乙肝疫苗外,甲肝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城市儿童中甲、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已经很高,所以,现在城市儿童中甲、乙肝的发病率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Q:可是,我很想知道,各型肝炎之间的临床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异吗?

  A:儿童各型肝炎之间临床表现差异不大。主要是乏力,进食减少,部分儿童可有恶心、呕吐、厌油等,部分儿童起病之初可有低热或类似感冒样症状,一周左右开始出现尿色渐深,如浓茶色,家长如果忽略了孩子的这些表现,就有可能延误孩子的治疗,应当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同时,还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医。患儿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消毒隔离,清淡饮食,避免使用可能损伤小儿肝脏的药物。

(责任编辑:王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