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脸”的慢性乙肝“变又脸”是我国川剧的绝活,演员在舞台上一转身就变出一副新的脸谱,怎么慢性乙肝也会“变脸”?它是咋变的?
变脸一:隐匿性慢性乙肝何乡长今年42岁,精力充沛,因为在农村基层工作,一直比较忙,不太注意身体。由于最近胃口不适,没有劲儿,不爱吃饭,不得不到医院检查,这才发现,他的肝脏功能有了改变.特别是转氨酶(ALT)明显升高。
抽血化验一看,不是小三阳,也不是大三阳,而是抗一HBs、抗一HBe和抗一HBc阳性。这是乙肝的三大抗体,特别是第一个抗体(抗一HBs)是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血液中检查出这种抗体,往往提示此人对乙肝产生了免疫力。那么,是否为其他型肝炎?医生反复查了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结果都是阴性。难道说,何乡长得的肝炎不是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何乡长平时基本不服用其他药物,肯定不是药物性肝损害,难道是什么少见的肝炎?怕贻误病情,只好转院。
来到市级医院,医生给何乡长检查了血清乙肝病毒核酸.即HBVDNA。两天后结果出来,是阳性,答案找到了,何乡长得的是“隐匿性慢性乙肝” (医学专家们给它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常识告诉我们,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液中,至少HBsAg(乙肝表面抗原)应当是阳性,而何乡长的HBsAg不但是阴性,抗一HBs反而是阳性,这是为什么?原来,这就是慢性乙肝的“变脸”,通俗地说,乙肝病毒不按常规出牌,把重要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等都隐匿起来了。
专家们指出,这种“变脸”的慢性乙肝在临床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tBsAg阴性,血液中尚可检查到抗一HBs,或者抗一HBe、抗一卜HBc;另一种-不但HBsAg是阴性,各种抗体(如前面提到的三种抗体)也都是阴性。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用最敏感的方法检测HBVDNA,结果还是阳性,并仍存在肝功能改变,ALT升高。专家们还指出,有时隐匿性慢性乙肝必须通过肝脏穿刺,在肝脏组织内才能找到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或HBV DNA。这种隐匿-性慢性乙肝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乙肝病毒基因发生变异(s和前s基因变异)造成的,所以,在临床上,医生让病人检查HBV DNA或者建议做肝脏穿刺时,病人应积极配合,这并不是“额外检查”项目。
变脸二:HBeAg阴性慢性乙肝
王老师今年50岁,患慢性乙肝近20年,过去应用中、西药物治疗,用他的话说“维持得不错”。他算是“久病成良医”,对慢性乙肝的了解比年轻医生还多,他一直是所谓的小三阳(ItBsAg、抗一HBe、抗一HBc三项为阳性),肝脏功能基本正常,AIT在40单位左右波动.他挺满意。可是最近感觉不太好,明显乏力、食欲下降,尿也变得更黄了。王老师来医院检查,结果还是原来的小三阳,然而,ALT却上升到350单位,这下王老师有些糊涂了:小三阳是乙肝病毒非复制的标志,既然是非复制,就是说病毒被抑制了,为什么肝病又犯了
医生告诉他:“你体内的乙肝病毒仍然在复制,因为检查HBv DNA定量为107拷贝,毫升(小于103拷贝/毫升为非复制状态),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你这种乙肝叫做HBeA性慢性乙肝。”
这又是慢性乙肝“变脸”惹的祸。现在这种“变脸”乙肝非常多见,但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有的医生也不甚了解。新近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就把慢性乙肝分为两种:一种是HBeAg阳性慢性乙肝,就是大家熟悉的大三阳乙肝(HBsAg、HBeAg、抗一HBc三项为阳性);另一种是HBeAg阴性慢性乙肝。也叫小三阳乙肝,就是王老师得的这种乙肝。确诊这一类型乙肝也必须检查HBV DNA。这种“变脸”乙肝有如下特点:
1.病程长于HBeA阳性慢性乙肝,年龄较大的男性多见。
2.病毒可持续性或间歇性复制,所以,检测血液中HBVDNA时,其水平常呈波动式,时高时低,高时可大于108拷贝/毫升,低时可为104贝/毫升。在诊断HBeAg阴性乙肝时,明确了HBVDNA大于或等于104拷"贝/毫升就可以诊断,而诊断}lBeAg阳性乙肝时,则要求HBV I)NA必须大于10‘拷贝/毫升。
3.这种病人血清ALT不是很高.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正常值上限为40单位),大多数为正常值上限的5倍左右。
4.病情自发性减轻很是少见,常有严重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并有明显肝纤维化,约409'6有肝硬化表现。
不管慢性乙肝是否“变脸”,病人都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选用哪种药、如何应用、疗程多久、怎样停药、停药后注意事项等,都要遵循医嘱。滥用偏方、验方,会贻误病情,甚至失掉治疗机会。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