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但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生命,不易受到人们重视,也就有了“牙疼不是病”的俗语。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观念,人们平时不注意牙病的预防和治疗,才造成牙病“疼起来要命”。龋齿老百姓又称“虫牙”、“蛀牙”,是导致牙疼的一个重要因素。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也是一种极为古老的疾病。在25万年前罗得西亚人的头骨化石上已经发现有龋齿。

  指导专家: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口腔内科 马淑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龋病“四要素”: 细菌 食物 宿主 时间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目前公认的致病因素包括:微生物(致病菌)、适宜的食物、宿主(牙齿)及时间“四要素”。当四种因素全部具备时,龋病就会发生。没有牙菌斑就不会产生龋齿

  大量证据已经表明: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龋病与牙菌斑关系密切。牙菌斑是一种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薄膜,不能被水冲洗或漱掉,需要通过刷牙、洗牙等才能去除。可以这样说,没有牙菌斑就不会产生龋齿。饼干糕点面包中的糖引起龋齿发生龋病的第二个要素是食物,尤其是蔗糖。蔗糖在龋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蔗糖消耗量大的国家和地区,龋病发病率高;反之,蔗糖消耗量小的国家和地区,龋病发病率较低。现在不仅孩子吃糖多,成人吃的含糖食品也不少。有人奇怪,我根本不吃糖果,为什么也得牙病。其实各种饼干、糕点、面包、饮料中,都含有看不见的糖,碳水化合物分解时也会产生糖,当这些隐性的糖滞留在牙齿表面时,就会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

  保持口腔卫生

  防龋的最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就是刷牙和漱口。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刷牙要上下顺刷,里外刷,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才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不要横刷,否则容易损伤牙龈与牙颈部,另外,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的发生。

  减少饮食中的糖

  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以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来,含糖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尽可能吃些粗粮。近年来提倡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来降低龋齿。

  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主要是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自来水氟化、学校饮水氟化、牙面涂氟、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方法。

  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

  磨牙的咬合面上有许多沟隙和小窝沟,容易积聚细菌,从而引起蛀牙。将窝沟封闭起来可阻止细菌侵入,有效预防龋病。进行窝沟封闭时,不需去除牙体组织,无痛苦。恒磨牙萌出后4年内是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第一恒磨牙为6-7岁,第二恒磨牙为11-13岁。对于小的窝沟龋和窝沟可疑龋,可进行预防性充填,该方法不采用传统性扩展,仅去除窝沟处小量的龋坏组织,再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龋齿的发病因素是很复杂的,龋齿的预防也是多样化的。

(责任编辑:凌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